荒原上寒风凛冽,一支由波兰大公亨利二世(Henry II the Pious)率领的德波联军严阵以待。这支军队人数超过3万。
波兰大公亨利二世骑在他的弗里斯战马上,银亮的铠甲在晨光中闪烁。他的身后,是三万大军由精锐的条顿骑士团、波兰贵族骑士(翼骑兵)和欧洲最负盛名的重装骑兵等组成。他们盔甲鲜明,长矛如林,战马披挂铁甲,仿佛移动的钢铁堡垒。而他们的对手,却仅仅是一支约8000人的蒙古偏师
亨利二世轻蔑地望着远处扬起的尘土。斥候报告说,那只是一支不到万人的蒙古偏师,由几个不知名的将领率领。他冷笑一声,对身旁的条顿骑士团大团长说道:“这些野蛮人不过是来送死的。”
他错了。
蒙古军队的指挥官是拜答尔和合丹,这两位将领都以勇猛善战而闻名,他们都是速不台麾下的得力悍将。在这场与欧洲联军的对决中,他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拜答尔和合丹派出了大量的探马(侦察兵),对欧洲联军进行了深入的侦查。这些探马们穿梭于战场之间,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收集着各种情报。
经过长时间的侦察和分析,拜答尔和合丹对欧洲联军的情况己经了如指掌。他们发现,欧洲联军的主力是一群骄傲的骑士,他们装备精良,但却显得笨重而缺乏灵活性。此外,这些骑士们在战斗中往往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
这种情况让拜答尔和合丹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深知,只要能够巧妙地利用欧洲联军的弱点,就有很大的机会战胜对手。于是,他们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给欧洲联军一个致命的打击。
战斗开始前,蒙古人故意派出小股骑兵袭扰联军前锋。这些轻骑兵射完箭就跑,嘴里发出怪叫,像狼群戏弄猎物。波兰骑士被激怒了,不顾命令追击,阵型开始松动。
“放烟雾。”拜答尔下令。蒙古士兵点燃湿草,浓烟顺风飘向欧洲联军的阵地。骑士们咳嗽着,视线模糊,阵脚大乱。
当欧洲联军还在混乱中调整队形时,蒙古骑兵己经完成了包围。他们没有冲锋,而是保持距离,拉开复合弓。
“放箭!”
数千支箭矢呼啸而出,在空中划出死亡的弧线。欧洲骑士的锁子甲挡不住蒙古人的重箭,战马嘶鸣着倒下,骑士被射成刺猬。条顿骑士团的一名指挥官怒吼:“冲过去!近身战他们必败!”
重装骑士们发起了冲锋,大地在铁蹄下震颤。但蒙古人早己后撤,却始终保持在弓箭射程内。骑士们的战马很快疲惫,而蒙古骑兵却像幽灵般飘忽不定。
第三章:死亡的回马枪
“是时候了。”拜答尔狞笑着举起令旗。蒙古骑兵突然分成两翼,让出一条通道。欧洲骑士以为敌人溃逃,兴奋地追击。
但他们落入了陷阱。
埋伏在两侧的蒙古骑兵突然杀出,箭矢、标枪、套马索一齐招呼。骑士们人仰马翻,沉重的铠甲让他们倒地后难以爬起,被蒙古人轻松收割。亨利二世发现中计,急令撤退,但为时己晚。
一支蒙古骑兵突入他的亲卫队,混战中,一名蒙古百夫长用套索缠住亨利二世的脖子,将他拖下马。波兰大公的头颅很快被砍下,插在了长矛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