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章 萌芽(二)

2025-08-17 250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见大伙都沉默不语,气氛低沉,王晴又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价值,不必过分强求未知,做好当下应做的事,才不会是本末倒置,创造不是一时一刻能完成的,是日积月累,是千辛万苦耗费人力物力才能做到的,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都有向着那个方向迈步前行就好”。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都感觉,哎呀,娘勒,我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

饭后男人们都按照计划,都要去白水里办理开荒的事宜了,王晴让系统搜索出了两块最简便 便宜的木框无磁大黑板,和一些粉笔,借口是家里的床板拆了,涂的黑油漆,先把东西放自已家里去,再喊叔伯几兄弟,两人一块浩浩荡荡地抬着往村口学堂送去,家里的条凳 小桌子 也都带上了。

王晴这次挎了个斜背布包,背上还背着个布艺双肩包,看上去全都鼓囊囊的。

“呀,上坝老王家,又干啥呢,莫不是床板都拆了?”。

“…”

“袋子里鼓囊囊的,肯定有很多好吃的…”。

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人出奇的多,像是赶大集一样,错过了就上当后悔一样。

秋收结束,人们有了更多充裕的时间,能来的都来了,还是自带板凳来的。

这就是学习的力量,虽说他们大部分都是冲着吃食来的,可学到的知识,却是实打实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不用明说,悄无声息,留下了什么,日渐见分晓。

两块大黑板,一块送村学里面挂学堂正面墙上,150*200的尺寸,写的字保证人人都能看得清,一块送到村口大樟树下,平日里人群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村里的晒谷场,这里可以聚集更多的人。

学堂里,老秀才有些陌生地看着她忙忙碌碌,以为自已要丢饭碗了,正准备恼怒呢,却见她又是弯身一礼“先生,辛苦您了,教书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传道授业解惑,民众们皆受益匪浅,我有自知之明,学的一点小技艺,比不得先生十几年如一日在这小山村辛勤教导,当受一礼,您辛苦了”。

又看向学堂里几个坐立难安的孩子,和围观的人们,王晴接着又正声洪亮地说道

“你们比外面的孩子们更幸运,能坐在这里学习,是你的家人辛苦劳作供养你们的,何以如此不知珍惜,是想要吃糖果吗,那就努力学习吧,从今日起,三百千 会读 会背 会认 会写 会理解者,奖励分别是10-20-30-50-100颗糖果,每个人都有一次领取机会,也可选取自已喜欢的,衣食住行价值同等皆可行,不分男女老幼,人者有份,我说到做到,立誓为证”。

王晴又举手发誓了,这次更重,更辽阔。

周围的人先前还有等着看热闹的,以为会吵架的,却没想到是听到这样郑重的誓言,不分男女老幼,那不是全村所有人都可参与的吗,真的吗,家里钱多吗,傻吗,傻吗…

掷地之声还在继续“三字经1200字,百家姓1600字,千字文1000字,总共3800字,都是古老先贤的智慧存留,学堂是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你们应当庆幸,还有机会便利地学习,村学自今日起,先生束脩银钱由上坝王家提供,尔等只需每人每年缴纳米粮五斤予以先生,此条人人有效,同样不分男女老幼,学堂太小,那就再盖更大的,先生太累,那就请更多的先生,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你们愿不愿意?”

轰,人群沸腾了,上坝老王家三丫头又傻了,竟敢说出如此大话,可人们看向老王家那群人的方向,却只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平静、肯定和与有荣焉,轰,人群更沸腾了,上坝老王家的人全都傻了吧,傻了吗…

为何?

人群沸腾了,迷茫了,安静了。

沉默了,在思考了,王晴趁热打铁继续道“乡亲们,读书识字就如同开启了智慧的大门,读书识字,就能看懂告示,读懂内容,而不用他人代传,这样就不会被人误导。能自已写信,而不用人代笔,把自已的事情告诉别人。能看懂账目,不会被人浑水摸鱼。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改善家庭生活。种地时能看懂农书,种出更多的粮食。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族,你可以把自已的经历,家族兴旺的故事写下来,让子孙后代知道家族荣耀的起源和延续…”。

“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人夺走,但知识不会,读书开智,是为自已而读,为家族荣耀而读,为国富民强而读,为中华崛起而读,未来绚丽多彩,你不想参与其中吗?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高吗?那就来亲自丈量吧,飞天遁地,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一场酣畅淋漓的讲话,王晴说的口干舌燥,从挎包里掏出个梨子,啃了几口,周遭还是安静的,这次没小孩吵闹要吃的,没大人呵斥酸话的,人们看王晴已经是从迷惘到不自觉地尊敬了,能说出这番话的人,如何不让人尊敬?

王晴有点尬住了,都这么看着她,有点不好意思了呢,是不是大话说多了,会不会起反感啊,额,为了化解尴尬,王晴只好继续说道:

“从今日起,村学起名为 鲤河村第一希望小学,校训为:从方寸走向世界”说着就拿起粉笔,在崭新的黑板上写上,《鲤河村第一希望小学》九个大字,在左上角写上,从 方寸走向世界,等盖了新学堂,王晴准备把这几个字刻在黑板的上方,既然注定要走创造,那就格局打开吧。

王晴写完了字,转头,见大伙还是站着没动,摸了摸鼻子说道“现在人人都可以来村学上学堂了,你们谁还有不愿的?”

轰,这次是真的轰动响起,都是转身往家跑的人,干什么,拿米粮的,五斤米粮三四十文钱就能免费上学堂,不来的才是傻子了。

“当家的,你跑快一点,多拿些米粮,我家一人上交十斤…”。

“婆娘,我家也一样…”。

“我家还有很多土坯,可以加盖学堂…”。

“我会修筑房子…”。

“木工活我家包了…”。

看,多可爱的人们,王晴笑迷了眼,看向家人的方向,挥了挥手,似在说,看,我成功了。

不说村人激动沸腾,王家人那更是啊,个个眼眶通红,与有荣焉,心潮澎湃。

尤其以王威王焕为最,这两天的天翻地覆的见识,彻底打开了他们向往那神秘的平行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致敬先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致敬周总理,致敬所有所有的为中华传承而呕心沥血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