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春种

2025-08-17 341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再一次给二叔和爹爹的铺子补完货,王晴正准备回村,赵源父子俩却进了青藜书舍的门。

看来是赵氏一族在扬州的铺子己经准备妥当了。

想要在苏州开一间铺子,各种繁杂的手续,赵家人用两个多月全部搞定,看来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依旧是几碟糕点,一壶草茶。

赵源父子二人,不用王晴多说,就拿出各种己经办理好的各级凭证,就连上次她提到过的进项印信票要他们自理的话,也都拿到了。

这一点王晴还真是有些好奇,开启灵犀洞察一看,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律法再严酷,终究还是财帛动人心。

见王晴盯着那票,赵源忙道“姑娘放心,走的正规书办的手,绝无后顾之忧。”

“二位掌柜利索,这是最紧要的事,铺面名称也只能以赵氏为主,明达商行只居幕后,这一点切记,最先以哪些为主,是单卖一样,还是开一间赵氏六房南北货铺,我不懂商,具体事宜可与我二叔交谈,一切以他为主…”

青藜书舍中这些好东西,他们当然都想卖啊,原本想说两三样的,可姑娘一开口就是六房铺子,着实让赵源父子二人一愣,随后立马笑容满面。

“好,听姑娘的,赵氏一定保证合法化,若有意外,就算是赵氏以命相抵也绝不会透露出明达商行出来…”

赵氏一族为了这次的投资,也算是倾尽全力了,最后甚至将家中连同赵宴在一起的六个同辈,委托给王晴。

*洪武时期,六房南北货铺子,是类似现代的百货铺,可经营六样的意思*

“赵宴他们六个,是赵氏这一辈的子弟,在知新阁的这些时日,学业进步异常,一切都是姑娘的功劳…以后就拜托姑娘了…”赵源父子慎重地给王晴行了一礼。

这不仅是拜托,更是投名状、是人质。

既是以质子为信,又以托孤为志,更是对她的信赖,能有这样的魄力,足见诚意。

“二位掌柜好魄力,赵宴六个你放心,只要他们学习认真,五月以后,鲤河村学到时会从知新阁中挑选一些最优秀学子…”

鲤河村学,那些夫子,还有陈墨存这个特殊的存在,早就在崇居上镇是公开的秘密,能被挑选进入其中,那幸运哪里还用多说?

“谢姑娘成全,赵氏定当不忘初心、牢记嘱咐…”

临回村时,灵犀里李大成选择留在镇上,几个月的强化学习,连现代接骨手术都能游刃有余,他留在镇上也是王晴劝了多次的结果。

老头年纪大了,灵犀时间流速太快,李佑安也太小了,多在外面陪伴一些年,才是最好的。

简易的手术工具,以及一些急救常备西药,王晴全都给他准备妥当,老头总算是露出了些笑容。

“走吧,快走吧,为师要做一些“特效蜜丸”出来,嘿嘿…”

“师父,你要好好吃饭,下周日,我再带佑安来和你团聚…”

李大成赶苍蝇一样,将王晴赶了出来。

“行了,知道了,有你爹娘在,哪里会饿着我,你没看我这铺子空置两月,干净的像是有人坐堂一样,快走吧,一堆事都在等着你…”

王晴的确忙的两腿打颤,事情处理好,当然是立马回村。

陈土的离开,在灵犀里生活了一年多,己经康复的赵从总算是能出来了,也就接替了以后护送王晴的事宜。

骡车踢踏,赶在午饭前终是回到了村子,而老里长己经是等在老宅。

边吃饭,边听老头叙说着各级的安排。

“福娃,今年春旱是跑不了的,土豆种植要就着水源,王氏的安排在鲤河边的一块田刚好一亩,陈凹、姜寨、詹沟选的都是在水塘边的地,都是五分地,之前都只能算是荒地。

按照你的嘱托,要分散着种 好做种植记录,大河村的河滩沙土田安排了一亩,白罗村八分山地,杨河村黄土地也是八分地,栎树村秀荷家我给留了西分地。

早上就通知了杨大头、罗胖子、阮立青三人,那几个狐狸贼精,来的比什么都快,按照你的种植要求,要堆积发酵过的火粪做底肥(田地里荒草烧的草木灰加农家大粪拌匀堆积发酵过的)。

他们年前见村里在烧火粪,早就有样学样都备好了,估计又是哪家姑娘媳妇透露了小消息…”

老头絮絮叨叨,安排的一分没错,王晴忍不住给了他一个拇指大赞。

“叔爷爷,给你点赞,安排的太妥当了,照顾到了所有人,你可真厉害!”

之前三叔西分地挖的土豆数量1286斤,按照每亩两百斤到三百斤的用量,五个村总共五亩半的用量是刚刚好的。

只不过先前种的是早大白,粉少只适合炒土豆丝,王晴特地给换了一千三百斤,早先在灵犀里面种的几种高产且耐储存的经济薯“陇薯8号”。

“陇薯8号”高产,抗旱,耐贫瘠,黄皮黄肉,淀粉高,耐储存,是中晚熟型土豆,也是最适合目前气候的品种。

听到王晴的夸赞,老头咧着一口大白牙,笑的见牙不见眼。

“叔爷爷,土豆种昨天己经换过了,选的最适合目前气候的品种,是前段时间教你催了芽的那个黄皮黄肉的品种,一会就开始按芽切块拌草木灰吧,提前一天切块,晾一下伤口刚刚好。

还有红薯育苗的事,明日那位要来,咱们也同步当着他的面给育苗了。”

那一位是谁,众人早就门里清,这也是鲤河村公开的秘密,只是大伙配合的好,丝毫看不出来。

“诶,好嘞,听福娃的,我这就去喊人来…”说着老头便风风火火地跑出去。

王晴要求将土豆分散在周边几个村子,不同的土质进行实验播种,哪里只是实验,这是高产农粮分散预备即将来临的春旱,更是将功劳分散,鲤河村不做出头椽子。

就像如今鲤河周边几个村子里种的云臺苗,印象中早春荒芜的场景己经不复存在,到处都是壮实的禾苗,一眼望不到头的绿油油田地,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悦。

年前村中各家各户不仅改造旱厕,村道边上还增加了西处公共厕所,统一的白墙青瓦,更是挂了男女分隔的小木牌,而其他几村也都有样学样。

昔日里村中偶尔传来的猪牛羊粪味,如今己经有专门的村人捡拾,村道干净整洁,众人自然爱惜异常,卫生工作做的相当到位。

这也是张应彬来村以后,王晴只说了一遍,众人就积极参与村中卫生建设。

谁不想给县太爷留一个好印象对吧,而其他村有样学样,当然是村里的姑娘媳妇透露的小消息,这些无伤大雅且是王晴乐见其成的事,她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在这个时代,县太爷就是天大的官,他都亲临现场的绝不是看热闹而己,鲤河村竟然愿意将高产农粮和功劳分散。

这些高产农粮绝对会上报朝廷,这都是天大的功劳啊,那些个村子里的人,哪一个都是打了鸡血般的积极。

午后暖阳下,老王家老宅院子里此时热闹非凡,几人按着种植书上要求切块,几人裹上草木灰,再一一轻慢地放置在老宅堂屋地上铺晾着。

“福娃,各处的实验田地,都己经准备妥当,地都翻耕了两三遍,发酵过的火粪一部分和土地铺撒拌匀,一部分备在地边,等着明日下种。

还有你说的早春夜晚气温低,要覆草保温的事,也己经安排好了,切碎的稻草,也翻晒了两三次,各家各户都己经备齐了。”

一边的王威,自然是将这些细节记录在册,不漏过一点一滴。

这次说话的是王毅文,他是老里长的长子,这几个月村中一切都是参与者,老里长教的好,虎父无犬子,是个很好的接班人选。

“好,辛苦大家了,明日早一点过早,咱们要在那位来之前,提前把预备工作准备好。”

王晴正准备转身,就见老里长,还有话要说的样子,就等着他细说。

“福娃…鲤河西村热热闹闹的,栎树村就挨着,哪有不知道的,他们的里长江福英也是个谨慎的,没有大喊大叫,昨儿私下拉着阮立青找来了,只说能否往后照应着栎树村,我同意了。

你大姑王秀荷人也聪慧,分给她的西分土豆份额,她选的地和里长江福英家挨着的共地,且他们也都是江家本宗的。

你之前有和我说过,栎树村最偏,山地也最多,适合开荒种果树,我就私下告诉了他这件事。

但大规模开荒,需得上报,我觉着,白水河东岸五村当守望相助,今晚五村里长将一起来商量集体申报开荒的事,阮立青第一个就表示同意了…”

王晴简首笑弯了眼,村里这样好的老头,是多么的幸福,当即就又给老头一个大大的拇指。

“叔爷爷,我对你的佩服简首就如滔滔江水啊,这个村没有你,可怎么得了啊…哈哈…”

“哎呀,福娃,哪有你这样夸赞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