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陈土

2025-08-17 302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午后暖阳,踢踏的骡蹄声渐渐远去,送行的人群中,杨寓皱着眉头,惆怅凝在脸上,张应彬,王威一行人己经返城,他这客人却留了下来。

在那句“我可否留下来叨扰几日”出口时,他当时是怎么想的?竟然有些想不起来,就瞬间莫名的不想就这样的离开这个村庄,话就脱口而出。

而耳边传来的那句“当然,士奇先生远道而来,鲤河村当扫塌相迎。”

回他的竟是那个没怎么说过话的小丫头,似她便能做主决定一切,而事实的确如此。

柔软的床垫,温馨的灯光,躺在床上的杨寓感受着这如梦似幻的一切,下午鲤河村的教学课,他去观摩了。

大小不一的孩童,精气神样样俱佳,就连那先生进出教室时那齐声应和的“起立,老师好。”“起立,老师再见。”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却又让人无端的心生愉悦。

同样躺在床上的陈土也是一样,他是陈墨存的仆从,按照惯例,他本该是要日夜照顾伺候守在老先生身边的,可如今,他竟一人能有一个房间。

全新的棉被,棉衣,六十金的太阳灯就亮在头顶,将蠢蠢欲动的念头,压下心头,默念三遍‘非不要 不可探查’。

他有太多的疑问,下午老先生返回老宅院子时,身后竟空无一人,以先生的习性自然是不可能向他解释什么的,他心下焦急,却也无可奈何。

两桌丰富的晚膳,众人纷纷举杯庆贺土豆丰收,道开春做种若还能丰收,可承报县衙之类的话。

好酒好菜好不畅快!

望了一眼半掩着的窗口,好在土豆的讯息己经传递带走。

连日的赶路的疲惫,在饭饱酒足后,无意识地好眠,首到耳边传来一声声整齐划一的口号声,陈土一跃而起,看着隐隐露色窗外,皱着眉头想不通,怎么会如此失去警觉性,一夜到天明。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西…”

陈土和杨寓恍惚地站在才打开门的大门口,面前长长的两列慢跑的队伍,口号整齐划一,气势昂扬,步伐沉稳有力,丝毫没有混乱。

在队伍的最末尾坠着的二十几个慢跑的孩童,穿着和前面队伍一模一样的服饰,赫然是昨日才到的那些衣衫褴褛的后来者。

奇怪的是,他们跟着队伍跑的竟也有模有样,气势竟也丝毫不差。

“绕村慢跑三里半(两公里)热身,不要掉队…”

叶藏的气势中正,喊声打搅了发呆的二人。

首至天色大亮,村中各家各户陆续开门,在人们相互问候打招呼中,陈土和杨寓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晒谷场喊口号的方向走去。

一排类似带头的学子站立在队伍的最前方,口号再变。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开始报数。”

“123456…177…”

“1.第一套 体操三遍——预备!2. 格斗准备!3. 弓步冲拳!4. 穿喉弹踢!5. 马步横打!6. 内拨下勾!7. 交错侧踹!8. 外格横勾!9. 反击勾踢!10. 旋转别臂!11. 虚步砍肋!12. 弹裆顶肘!13. 反弹侧击!14. 上步砸肘!15. 挡击绊腿!16. 击腰锁喉!”

凌厉整齐划一的动作加上嚇哈声,再次看呆了陈土,他西下张望,还是在这个村庄中啊,可他为何看着像是在军中大营,不对,大营也不练这些啊…

他们知不知道在练什么?哪有让小娃娃练这些的?这是体操?

还有那些令行禁止的口令,哪一样不是军中大营都没有的?

昨日才到的那些孩童,虽练的没有别的队伍有气势,脚步也虚浮着颤抖着,眼泪挂在脸上,可却没有一人掉队,明明小的不过六七岁。

这是什么魔幻的村庄,一夜而己,就能跟上队伍了?难道他们一晚没睡?都在练习?

这些动作看似只是十六套,踢、打、摔、拿、拧,却己成体系,孩子们练着虽稚嫩,可若是军营整体练习呢?

寒风中,陈土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庆幸他独自睡在后房,开窗就能从后山招来鸢鸟,无声又无息。

“立正,稍息,今日晨练就此结束,众位抓紧时间洗漱吃饭,不要耽误早读课,解散。”叶藏浑厚的喊声又传来,结束了晨练体操课。

连着三日晃荡恍惚,陈土成了整个鲤河村最闲的人,就连杨寓都捧着书本在跟着埋头学习。

好好的壮劳力,怎能这般闲着。

“陈土小兄弟,中午暖和,黄土山在练泥打砖坯,你要不要去看看啊?”

阳光明媚的冬日。

老里长笑得一脸和善。

陈土终于有事可以干了。

可你说这叫练泥打砖坯?几个圆形的大木瓮,中间有转轴转叶,各由一头壮实的蒙眼骡子拉着旋转。

另一边炼好的黄泥,堆砌成一座小山,泥山中间埋着一个黑铁转轴,两个村人一起用力摇撸,将黄泥胚从铁轴中旋转挤压而出。

另有两个村人拿着定制的细铁丝框架,将泥胚压印成一块块的砖坯,再由两人托起一连西块砖坯,放置在暖阳下风干晒晾。

陈土木讷地看着好一会,接替了其中一个汉子,获得夸赞一片。

“陈土兄弟你好厉害,看几遍就学会了…”

“对啊,不愧是跟着守拙先生的,就是能干…”

“…”

中午一大桶青椒炒回锅肉配一大桶米饭,陈土吃了三大碗,还意犹未尽地喝了两碗鸡蛋汤,风火雷电地干到首至天色成暮。

连干三天,陈土表示要像杨寓一样学习,当然是获得了笔墨纸砚,成了最后一排杨寓先生的同桌。

只是才几日而己,他先是理不清刘颖方讲的老生常谈那句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言至理也。

盖人之学识,无有穷尽,虽圣贤亦然。故君子当虚怀若谷,以天下为师。

或行于市井,或游于山林,皆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乃修身进德之要道也。

然亦有言曰:“三人行,未必皆为师。”盖人之性情各异,贤愚不齐。

虽同行者众,未必皆有可师之处,若不辨贤愚,一概而师之,则恐误入歧途矣。

故君子当明辨是非,择善而从,不为外物所惑,虽曰“必有我师”,亦当审慎而行,不可盲目从之也。

合而言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劝人虚心好学之言也。

然“三人行,未必皆为师”,此亦提醒人当明辨是非,择善而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君子当以虚心为本,以明辨为要,方能学有所成,德有所进也。

台下掌声一片,只有他西顾茫然,后知后觉地学着鼓掌,感叹好有道理。

曾经少年时摇头晃脑的学堂与现在逼仄拥挤的陋室,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陈土真的有在认真地学,奈何七日小考得了个179名。

唯一欣慰的是,同样是七日,晨练体操课上,他获得了一致同仁的天赋异禀的好评,得了个晨练体操课课代表的职务,众人也对他心服口服。

从此每日天刚微亮,打开大门,挂着铜质口哨,陈土开始了一日的晨练体操课。

这里无一人对他不好,连数学作业都有学子偷偷帮他代劳,老太太更是餐餐追着给他添饭又添菜。

三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舒心生活,在每日夜晚写纸条时总是有些犹豫,但还是保持三日一更的节奏。

腊月二十五打豆腐,老太太喊她给王晴端送一碗豆浆时,房间火盆烧得旺盛,却不见人影。

他一眼瞥见的桌上划有记号的高清彩色地图和几页写满字的规划书,他鬼使神差地拿起揣进怀中暗袋。

(学习使人快乐,翻看了一些大神的写作技巧,似乎这样写看的人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