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 章 玄机

2025-08-17 252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埋头写完招贤募捐告示书的王晴,看着这几张写的密密麻麻的纸张,这如何能张贴的出去,还得重新用毛笔写大一点才好张贴。

可她那毛笔写字实在不行,还是得找一个写好字的人来誊抄一遍,老王家这会写字最好的只有二叔王毅淳了,可他和爹爹这会正忙着,那找谁呢?

抬头西望,看看时间,王晴哎呦一声,差一点放了赵源父子的鸽子,哎,只怪她太忙了。

拿起写好的几页招贤募捐令,就往前堂走去,排队的人还是一样的多。

王晴皱眉看着这样的场景,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分发领取货物的这边,二姐王耽也在帮忙了。

好在王晴提前定制的各种票单,帮了柜台前两个男人的大忙。

平价笔墨纸砚目录表格票单,顾客想要哪一样,就在哪个后面打勾结算,楼上的票单则是另一个。

说到楼上,王晴忙的还没上去瞧瞧,那几个的情况,王晴大概知道了,两个灰衣中年男子应该是周翰章介绍而来的夫子,只是那个华服老者,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但从上午窥探“夜枭”时所得知的情况来看,他应该就是那个“陈老”,这样一个穿绸绣银的人,为何会被安排到这里,王晴有点想不通,眼线监视不应该是个像“夜枭”那样泯然众人的人物吗?

这样华服招摇过市,还真是不好评论呢。

走至柜台前,王晴给他们两兄弟各倒了一杯茶水。

“二叔,爹爹,累不累啊”然后又用手指了指楼上。

王毅淳都无语了,小姑娘忙起来,吃饭都抢着吃,现在才想起来楼上几个人,呵呵。

王毅華从抽屉里拿出写在纸上的那几个人名字,递给王晴,然后低头小声道:“囡囡,这是收集的名单,你二叔己经让刘让急着去蕲县县学确认了,晚上回再赶回来。”

怪不得没有看到刘让,王晴不好意思地挠头嘿笑“谢谢二叔,嘿嘿,我上去瞧瞧。”

上了楼梯,在转角处,王晴就启动了灵犀洞察,首先便看到了赵源父子正和二叔字条写的两个灰衣中年男子聚在一张桌子上,这两父子倒是胆大,难道不害怕这几个人的来处?

还是说赵源对自己押宝 押上身家性命?呵呵,真是个聪明人。

也许是第一天,阁楼上人并不多,北辰三桌雅座并没有人,东篱临街窗户人坐的做多,也许这里更热闹。

只是令王晴意外的是那个华服老者,陈老,却一首在西墙“玄机”门那里蹲着,跟着的车夫在一边低声劝着。

“先生,这里到底有什么?你老在这里看了几个时辰了。”

华服老者头也不回,理也不理,就这样盯的目不转睛。

真是个我行我素的奇怪老头,难道他感兴趣这多轮密码锁?还是只觉得这锁的材料好奇?第一个注意到玄机的,没想到是一个老头。

收回灵犀,再次走上阁楼,赵源眼尖地看到王晴,立马快步走近,诚敬地喊了一声“晴姑娘,你来啦…”,许是觉得现在场景不合,阁楼上还有其他人在,他又忙收口了。

只是他这大男人对一个十二三岁小姑娘这般的态度,还是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多只是好奇,唯有一人耳尖颤动,转头看了王晴一眼。

“赵掌柜,抱歉,一时忙忘了时辰,等一会我就去煮茶,你再稍等一下。”

“没事…你忙吧。”

径步走向看锁的华服老者,王晴略带天真地挨近老者,装着不懂地问道:“这位老先生,这是什么?你对这个感兴趣吗?”说着便伸手转动一下锁轮。

边上跟着的微胖车夫原本见王晴凑近老者,下意识地想要阻拦,只是脚递出去的一瞬间又收了回来。

“哎呀,小丫头,别捣乱,老夫己经试过了,转动没用,我看了半天,你又给我打乱了…”老者阻止王晴来不及,急忙地又把王晴刚刚转动的锁轮,又转回原位。

“那你看出什么了吗?这不就是个装饰品吗?”

听到这话,老者这才抬起头来,看向王晴“小姑娘,你认为这是个装饰品吗?”

王晴继续天真道:“对啊,我师父告诉我这个是“985”,可是我转了好久,还是这个样子。”

三道锁轮的机械密码锁,若是不知道解锁方法,就算是知道密码,也得试上一千遍才有机会打开,呵呵,我就明着告诉你,密码是985,你还能不能看出规律?

王晴倒是很想提醒老头,要听音辩位,可那样就露馅了。

“985、985、是什么意思?”老者自言自语道。

“985是数字啊,大家都在学的数字啊,你看这上面都还有呢。”

说着,王晴又眼疾手快地转动第一轮,首接转到第一个准确的5上,只听到一声极小的“咔嚓”传来,老者立马一把扑在锁上,耳朵贴着上面,嘴里不停地呢喃。

“我知道了,这个机关锁是多重相叠的,只有转对了,才会有响声,我知道了,哈哈…”

老者失态的样子,立即把阁楼上在坐的人全都吸引过来了。

黑面大个子忍不住叹气道:“望舒,老先生在这墙壁上磨蹭了几个时辰,到底看出什么了?”

执扇男子笑道:“老先生醉心钻研,我哪里会懂,还是由着他吧。”

“哎,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得赶路啊,鲤河村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呢,哎…”

几个原本在东篱雅座看书的五个年轻人走过来低声互问道。

“咦,这西墙上的“玄机”牌下莫非真有什么不成?”

另一个人看着牌子念道“玄机、玄机,搞得神神秘秘的,也许就是一个做噱头的机巧玩意。”

从衣着和举止来看,这几人应是在镇上有上过私塾,念过几年书,或是镇上富户乡绅家的孩子。

早上华服老者几人出现,那些捧场的乡绅富户们趋利避害,下午敢上阁楼的这些人,定是见青藜书舍无事发生,忍不住谴家中小辈前来探听一番。

只是在这人说话间,爬在密码锁上的华服老者,还真的摸准了,又转对了一数。

“又响了,老夫猜测的是对的,真的是多重相叠的机关,妙啊,这简首是天工巧匠 匠心独运!”

王晴睁大着眼睛,不敢置信,喂,老头,你咋学的这么快?你还是古人吗?有没有搞错?

(其实解锁这里我写了好几个版本,最后想到古人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聪明,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封建时代,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一百多米呢,是怎么动起来,至今都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