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樵夫观棋

2025-08-17 313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书房里的两兄弟见王晴出去,相视一笑,这丫头害羞了,哈。

桌上的纸张与其说是信,说成是字条,倒是更适合,字迹这般密小,清晰不混浊,这笔不简单,是个宝贝,王毅淳当他哥的面,自觉地收起,放到抽屉里。

拿起纸张看了看,又递给他大哥“嗬,这丫头想的倒是全乎,老四舞刀弄棒还行,让他结交文人,倒是看得起他,等他归家再商量,后面的章程吧,先去吃饭,估计都等着了,走吧”。

王毅華看了纸张好几遍,与有荣焉,他闺女字写的还不错嘛,但还需多练练。

两张信纸,折叠好,包上信封,塞到袖袋里,兄弟两人往厅堂走去。

王晴正端着她婶塞她手里的瓷碗,跟着她婶身后转动,边吃边说“二婶,这丸子真好吃,怎么做的,白嫩的,好吃”。

“这是鱼丸,咱们刘公河边上的人家,家家都会做,就是剔鱼刺麻烦,做好了 那是老少皆宜”。

“二婶,你真厉害,我要经常来蹭饭”。

“好,好,我就缺个闺女,就看你爹娘舍得不,哈哈”。

圆桌上,菜品丰富,小丫头,叽喳着在和她婶说话,一点也没有刚刚在书房里的强装稳重,嗬,这才是小孩嘛。

饭堂里还有两个年轻小伙子,王毅淳对着其中一个,说道“刘让,你一会吃完饭,去一趟黄州府,把老四的节礼送去”。

掏出信封递给他,又慎重地道,亲自交到老四手上,若不在,给王焕,其他人不必知会 信上内容,切记,不可以遗失”。

刘让在这姑父家里帮工好几年了,姑父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黄州府他也去了两趟,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这样慎重的嘱咐,忙接过信件,郑重地点头,把信放进怀里的暗袋里。

刘氏看到两人进屋,还在嘀咕着什么,忙过来摆上筷子“你们兄弟两个 磨蹭什么呢,孩子们都饿了”。

王晴是沿着灶边的时候,就开始被她婶投喂的,刚又被投喂一小碗鱼丸,几乎是吃的饱饱的,就对桌上的几人道“二叔,二婶,爹爹,我吃了好多菜,肚皮都撑了,我去前边换大哥进来吃饭了”

哈,和二叔说话,还要打机锋,溜了,溜了。

说着就转身向前边铺子跑去,灵动若风,行止间透着一股灵秀之气,似是让人难以记起 过去那十来年她的失魂之态。

“这丫头,嗨,咱们先吃吧,一会事情多”。

一条刘公河,一座大石桥,一边是崇居上镇,一边是刘公河镇,斜着的左右两边街道是张家榜乡与狮子乡。

刘公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卵石、游鱼皆清晰可辨,河上舟楫往来,络绎不绝,人流量颇为可观。

有那打渔的小船,渔夫们身着粗布衣裳,头戴斗笠,手持渔网,或撒网捕鱼,或静待鱼儿上前,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还有那客船,船身稍大,舱内宽敞整洁,是往来商旅、游子们歇脚之所。

船夫们立于船头,手持长杆,熟练地撑船前行,口中还不时哼唱着悠扬的船歌,随风飘荡,为这热闹的河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蜿蜒的河边,横卧着的大石桥,宛如一道分界线,将两岸截然不同的景致巧妙地隔开。

一边是热闹喧嚣的市井之地,宛如一个集市。小摊贩们在此摆开阵势,各色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而桥的另一边,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少了些嘈杂,多了几分清爽与与些许雅气。有酒楼临河而建,离这不远处竟还有家书店,店内书架林立,有身着襕衫者沉埋翻读或轻声讨论,不问世事。

王毅淳的后院小书房里,兄弟二人和王晴又坐在一起。

书桌上放着几盒打开的月饼,与几罐木盒装的茶叶。

“晴丫头,刘让带走的那些东西,对你可有影响”实是想问,小侄女,随便拿吗,不用花钱吗?

王晴也就着这话头,可怜状答道“二叔,都是花钱买的,包装用的都是最普通的,师傅给的银钱都快用没了”。

王礼淳着短须,目光深邃,似能洞察人心,缓缓开口,:“晴丫头,这些物品既出,必非寻常,轻易赠人,可曾有思量?

王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自信与从容:“二叔,桃源居包含无穷可能,样样东西,须得有其来历,安在哪里合适就看你们大人了,我是小孩嘛,脑子可转不开”。实是说,东西要钱买,功劳你们可随意安排,别问我,我是小孩。

王毅淳看她这甩手掌柜样就道:“既已入局,何以独善其身?”

王晴“…”好累。

“二叔,喊二堂哥回家过中秋吧,我想见见他”。

王毅淳有些自意道“你二哥他 我可管不着,他志在明年乡试,日夜勤勉,我和你婶都久未见其面,你婶亦是日夜牵挂,盼其归来,你要能让他回家一趟过中秋,那还真是皆大欢喜”。

王晴思量了一下,走到桌边,又拿出一支钢笔 在纸张上写了几句

兄长亲鉴:

周庄晓梦迷蝴蝶,幻若对镜,樵夫观棋,烂柯如影。

中秋将至,家中亲眷皆甚念兄归,共赏明月,妹亦盼相聚。

愿兄一路顺风,平安归家

妹-王晴拜上

王晴吹了吹笔迹,折叠起来,没给屋子里兄弟二人看,又从袖袋里掏出一只细麻布抽绳收纳小袋,一个古风木质小镜子,连同折叠起来的纸张,一起放入其中,系紧,再把他递给王毅淳。

王晴扬头自信道“二叔,二哥若能归家,你们可一起回鲤河村老宅过中秋?”

嗬,小丫头,还蛮自信,他的儿子他知道,为人正直 秉性刚毅 行事常依理而行,遇事必究其本,虽年少 然志气高远,你这几句话能打动他归家?若行,倒是美事。

边上的王毅華见闺女这样说,他也说道“老二,你也许久未见娘了吧,今年中秋就一起回老宅吧”。

王毅淳也有些愧对老娘,多次劝她来小住,老太太总是说不习惯,就喜欢呆在村里。

“行,那就借晴丫头吉言,都一起回老宅过中秋”。

接着王晴又指着桌上的茶叶道“二叔,我不懂茶,这几罐茶你看看可有行,朝廷茶律严酷,这茶的出路可能很难安排,还有我看你铺子里还有酒,刘让表哥他送去黄州府的桂花酒,是我没有顾虑周全,现在需要补缴相关率税吗”。

王毅淳见她问到茶叶和酒率税问题,赞赏地回答道“这个酒你不用担心,镇上有税课司局的派驻吏员,等会我就去给他们送一份节礼,补缴的事你不用管,这些都是我每日都在做的事,茶的事,等你四叔归家再商谈”。

二叔真的是厉害哈,王晴就知道这些事他能手到擒来,笑嘻嘻道“二叔,你在镇上门路广,这些送礼的事就都交给你了,有你出马,肯定没有问题,礼品你再看看,还够不够”。

想到王威在县学,又狡黠地道“给二哥多送一些吧,他有先生,同窗,或是更好的交友对象,二哥往来拜访也许用得上,兄长他日登高望远,我就有人罩着了,嘻嘻”。

嗬 这小丫头倒是思虑深远,但他的儿子他了解,未经风霜,倔强着呢,王毅淳走到桌边说道“行,我这就来安排,镇上的贵人,富户,小吏,我都心里有数,天黑前就把节礼送到,你二哥那里,人在精不在多,就十份吧,等会让你大哥跑一趟蕲县城里”。

见王毅淳在写送礼名单,王晴看了一眼人数,又重新拿出三十份月饼和桂花酒,背对着他二叔,轻轻地放在他后面的地上,还对边上她爹伸手做个嘘的动作,就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小书房,他爹还乐呵呵地给她挥手。

王毅淳其实早注意到她的小动作,只是见这小丫头不想管这些事,那就由着她吧,本事这么大,可得藏好咯。

(我为什么要写明朝啊,我的天,翻了一下大明律,吃 穿 住 行样样都有法律,什么人穿什么布料都有规定,庶民甚至都没有穿鞋的权利,前面那么多的明朝穿越前辈们,你们可真是自由啊,我把自已框住了,任何华丽的都不敢描写,我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