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 章 调整

2025-08-17 2405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王晴反思了自己最近的状态,的确太过急于求成,决定了要调整一下自己的节奏。

传统中医知识在这个世界仍然是大行其道的存在,甚至会历经很久很久时间,自己既然想要促成中新医结合,那就避不开二者融合的整个过程,摒弃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自己有的是时间,那就好好从头学习吧。

“师父,你从中医基础开始教我吧!”王晴郑重其事地宣布学医。

王晴一句话出口,李大成愣了一下,他清楚这丫头说话算话,这算是真心实意的要跟着自己学医了吧,这是不想摒弃中医了?

尽管当初收她为徒,自己也是用了些劲,这丫头惊喜一个接一个,他稀罕的紧,她也还真的没有跟着自己好好学习医术。

新学新医的推广、学堂建设一样都离不了她,从早到晚忙碌的让人心疼,如今这般郑重其事地宣布要和自己学传统医学,她有时间吗?

王晴想的却是中医知识复杂多样,那从基础的经络学、方剂学开始,一点点钻研,反正时间充足,慢慢再进行中西医知识的融合梳理。

这句话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李大成也不为难她,丢给王晴一本他自己手抄的《方剂总汇》和《汤头歌》。

“晴丫头,为师知道你忙,佑安五岁就开始背这两本抄本,你也一样吧,医者没有捷径,都是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

这两本入门童子功你要做到‘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即自念自听,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好了,你去忙吧,我要开始研究给小赵打针了…”说着就推着王晴出了大门。

半掩着的门里传来老头嘿嘿的声音“小赵,晴丫头说过,这个生理盐水对人身体无害,我先给你拔针,再多练习几次…”

王晴拿着两本泛黄的的手抄本,看着半掩着的门,咧嘴一笑,边走边翻开《汤头歌》口中喃喃细语。

“补益之剂共二十二首,一.西君子汤,助阳补气,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西君子:本方参、术、苓、草皆为补气之品,其性平和,似君子具冲和之德,故名为西君子。

‘西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只是没走几步,就看到探头探脑的老里长,王晴知道他这准是有事找她,忙挥手招呼快步走近。

“叔爷爷,怎么了?可是有事?”

老里长嘴巴张郃了两下,还是开口了:“福娃,学堂楼板架模板是架好了,可我还是担心的很呐,那么多的钢筋水泥沙子石子,那么重,能承受吗?陈阿牛他们也着急,一大早又去加固了。”

这些王晴哪里懂,但看着焦急的老里长,她扬起笑脸道:“叔爷爷,我昨天看了的,模板架的还行啊,阿牛叔他们几人不是上去蹦跳好多次,很稳固的,现在又去加固,那定是没有问题的。”

牵着老里长,王晴两人往石头山走去,老头脚步很快,看得出来很是焦急。

“还有福娃,沙子这次要的多,鲤河挖的肯定不够的,还有石子,要用那么多,不知道要多少天才能备好,叔爷爷急啊…”

王晴脚步一愣,是啊,这次的楼面加楼梯和圈梁,就算是楼板厚12厘米,那混凝土用料接近60 立方。

按照书籍中C30混凝土配比,水泥∶沙子∶石子=1∶1.76∶3.33,每立方米混凝土大约需要水泥370千克、沙子651千克、石子1230千克。

学堂60立方米混凝土,那么:

水泥用量:60×370 = 22200千克,即22.2吨。

沙子用量:60×651 = 39060千克,即39.06吨。

石子用量:60×1230 = 73800千克,即73.8吨。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还真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材料,王晴也懵了,怎么办?

沙子可以去白水河里挖,她天黑去搬回来就行,石子却要人工来敲打出来的,这么多石子要敲打的什么时候?

王晴心里发慌,大话说了,模板架了,现在备材料成了难题,真的是想念现代大型混凝土浇筑一体泵车,主家只用备好钢筋,建筑队包工包料一天就浇筑完成了,哎。

还没叹息完,小六很及时地开口了。

[主人,集市里可以租赁建筑队。]

[什么?在哪里?怎么来?]

[主人,建筑队在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可选全新机械,二手机械,租赁机械,其中就有包工包料选项,灵犀秘府会自动屏蔽建筑队的所闻所见。]

[天爷,小六,这不就是召唤吗?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回去种花家?]

[主人,未知事务,无可奉告,请主人自行探索。]

脑子己经屏蔽了小六后面一句话,王晴高兴的简首想蹦跳起来,灵犀还能租赁建筑队,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眼前无声翻滚显示着的屏幕上,系统己经自动搜索出了排行前三个可以租赁的建筑队,报价相差无几,包工包料,前两家差不多都是430.440左右的价格,第三家建筑队显示480包12个建筑队人员,连餐食都包。

王晴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的屏幕,天爷,这是说能租赁建筑队来盖楼,甚至不用管饭,干完活灵犀还能屏蔽建筑队所闻所见,没有后顾之忧,只用出钱就行。

心咚咚跳个不停,兴奋夹杂着恐慌涌上王晴的胸膛,她不知道这样做了到底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后果。

按照她的想法,那肯定是要循序渐进以普及知识为主的,现在系统告诉她,能租赁建筑队,那村里人没有参与其中,会不会养成惰性,甚至觉得她的付出是理所应当?

王晴一时患得患失,停在原地不动。

老里长走了一会回头,见王晴离他老远站着一动不动,老头以为她出了什么事,几步疾走抓住她的手就问。

“福娃,你咋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完了,写成这样了,不合理的太多,可想写合理太难了,没油没电,机械拿出来都用不了,只能写成这样…我也很无奈,照我所想,甚至想首接删除50章节重写,可又舍不得,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