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过完春节14岁了(发育快点吧,有人等着呢)

2025-08-23 3452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元朔元年,腊月,格外寒冷。

卫府的青瓦上,早己积起薄薄一层白雪,却被门前高悬的红灯笼,映得暖意融融。朱漆大门两侧,贴着新写的春联,“汉家旌旗靖边尘,卫府椒柏庆团圆” 的字迹苍劲有力,正是卫青亲笔所书。

府内庭院里,仆人们正忙着挂灯笼、贴福字,炭火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将寒意挡在重重帘幕之外。

霍去病刚跨进二门,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拦住。

卫少儿穿着绛色锦袍,鬓边插着金步摇,平日里温和的眉眼此刻却拧成了疙瘩,手中的绣花针在帕子上戳出好几个洞:

“你还知道回来!瞒着我去前线,若不是你舅舅派人送信,我至今还蒙在鼓里!”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在看到儿子肩头未愈的擦伤时,终究没舍得再骂,伸手便去摸那伤口。

“疼不疼?军中的医官有没有好好诊治?”

“娘,我没事。”

霍去病连忙躲开,少年的脸颊被冻得通红,却笑得灿烂。

“舅舅把我护得好好的,就是跟着看了看,没真上战场。”

他知道母亲担心,特意说得轻描淡写,顺手将腰间的佩剑解下递给侍从。

“您看,剑都没怎么出鞘呢。”

卫少儿这才注意到儿子虽然黑瘦了些,眼神却比从前更加明亮,身上的玄色劲装沾着风尘,却掩不住挺拔的身姿。

她叹了口气,伸手拍去他肩头的落雪:

“下次再敢瞒着我去那么危险的地方,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话虽严厉,指尖却温柔地拂过他冻得发红的耳朵。

“快进屋暖和暖和,春桃炖了姜汤。”

正说着,穿绿裙的春桃端着铜盆从回廊走来,见到霍去病先是一愣,手中的铜盆险些脱手。

她连忙稳住身形,脸颊瞬间涨得通红,低头轻声道:

“少爷回来了?我去把姜汤端来。”

转身时,垂在肩头的青丝轻轻晃动,方才还微微颤抖的指尖,此刻己稳稳握住了托盘。

霍去病望着她略显仓促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暖意。这位比自己大4岁的侍女自小陪在身边,这次出征前他特意没打招呼,想必让她担了不少心。

他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卫少儿拉着进了正厅,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正厅里暖意融融,青铜炭炉里燃着上好的银骨炭,映得厅内诸物都染上一层暖黄。

卫青刚卸下铠甲,换上常服,见霍去病进来便招手让他到身边:

“在雁门冻坏了吧?来,离炭火近些。”

他拿起案上的胡饼递给外甥。

“这次表现不错,没给舅舅添乱。”

“都是舅舅教导有方。”

霍去病接过胡饼,掰了一块递过去。

“舅舅在前线才辛苦,侄儿只是跟着看了看,学到不少东西。”

他想起雁门的风雪和厮杀,眼神变得格外明亮,那些战场见闻远比侍读时的竹简更加鲜活。

卫少儿见他俩又聊起军务,嗔怪道:

“弟弟,刚回来就不能歇歇?今儿都腊月廿八了,过几日便是春节,军务的事年后再说。”

她给卫青斟上热茶。

“我让人炖了羊肉汤,放了你爱吃的萝卜,等会儿多喝几碗暖暖身子。”

卫青笑着应下,目光落在霍去病身上:

“你娘说得对,过年就该好好歇歇。不过这次你在大营提出的骑兵变阵之法,赵信赞不绝口,说你天生就是带兵的料。”

他眼中满是欣慰。

“只是战场凶险,往后莫要再冲动,凡事需听将领号令。”

“好的,我记下了。”

霍去病乖乖应着,心里却在回味战场的壮阔。作为拥有 24 岁灵魂的穿越者,他比同龄人更懂得珍惜这次历练的机会,也更清楚要克制心中的躁动 —— 尤其是在看到春桃端来姜汤时,少女那双含着关切的杏眼,让他不由自主地移开了目光。

除夕这天,卫府上下张灯结彩,处处透着喜庆。

清晨刚过,宫里的内侍就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来了,抬着六个朱漆食盒,为首的黄门侍郎高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卫青将军北伐有功,卫府阖家忠谨,特赐皇家年宴一席,椒柏酒十坛,屠苏百盏,钦此。”

卫青率全家接旨谢恩,打开食盒一看,里面果然都是难得的珍馐:水晶脍、驼峰炙、金橘、荔枝,还有象征团圆的汤饼,样样精致。

卫少儿笑着让仆人们搬去厨房,对黄门侍郎道:

“有劳公公跑一趟,快进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送走内侍没多久,平阳公主府的马车也到了。侍女送来的礼盒格外厚重,打开一看,里面既有给卫青的玄色锦袍和玉柄马鞭,也有给卫少儿的珍珠步摇和蜀锦,甚至连霍去病和春桃都有份 —— 给霍去病的是一把精致的匕首,给春桃的是一匹上好的云锦。

“公主说,知道大将军凯旋,特意备了些年货,祝卫府新春安康。”

送礼盒的侍女笑着回话,目光在霍去病身上停留片刻,又很快移开。

“还说等过了年,再亲自探望卫将军和皇后娘娘。”

卫青握着那柄玉柄马鞭,指尖着上面的云纹,若有所思。

霍去病则对那把匕首爱不释手,匕首鞘上镶嵌着七彩琉璃,正是西域贡品,想必是平阳公主特意寻来的。

傍晚时分,宫里又来人了,这次是昭华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宫女见到霍去病时脸颊微红,轻声道:

“公主说…… 这是给霍少爷的新年礼物,祝少爷平安顺遂。”

霍去病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枚用红绳系着的玉佩,玉佩雕成展翅的雏鹰模样,边角被打磨得格外光滑,显然是精心雕琢而成。他认得这玉佩的质地是和田暖玉,冬天戴在身上不会冰手,想必是少女费心挑选的。

“替我谢过公主。”

霍去病将玉佩小心收好,语气平静无波,心中却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他想起这位比自己大3岁的公主,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杏眼,还有出征前偶然瞥见她在宫墙下望着自己的身影。但他很快定了定神,将这份悸动压在心底 —— 眼下最重要的是精进武艺,而非儿女情长。

除夕夜的家宴格外丰盛,卫府的亲眷都聚在正厅,围着圆桌而坐。

卫青坐在主位,左边是卫少儿,右边是霍去病,春桃在旁布菜,偶尔抬头看向霍去病时,目光里带着藏不住的欢喜。

桌上摆满了菜肴,铜炉里的羊肉汤咕嘟作响,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众人的眉眼。

“来,都举杯。”

卫青举起酒杯,里面盛着琥珀色的椒柏酒。

“今年能平安团聚,多亏了陛下的信任和将士们的奋勇。新的一年,愿大汉国泰民安,愿我卫府阖家安康。”

“愿国泰民安!”

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霍去病喝了一小口酒,辛辣的暖意从喉咙流到胃里,望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忽然想起 21 世纪的春节。

那时的他是霍庭,和母亲围坐在电视机前吃年夜饭,而现在,他成了霍去病,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和另一个 “家人” 共度除夕。

卫少儿给卫青夹了块羊肉:

“弟弟,过了年你也该歇歇了,别总想着军务。陛下说了,年后让你好生休养,春暖再议边防的事。”

卫青点头:

“我知道,娘在天之灵也盼着我们平安。” 他看向霍去病,“你年后还要进宫侍读,这段时间在家好好陪陪你娘,把身子养结实些。”

“侄儿明白。”

霍去病应道,夹起一块春桃刚布过来的鱼腹肉,这是他最爱吃的部位,少女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守岁时,卫青和霍去病聊起雁门之战的细节,卫青指点他哪些战术运用得当,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卫少儿在旁缝补卫青的旧衣,偶尔插言叮嘱他们注意身体。

春桃端来热腾腾的屠苏酒,给每人斟了一杯,烛光下,她的侧脸被映得格外柔和。

亥时刚过,外面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声响驱散了冬夜的寒冷。

霍去病跟着卫青到院中放爆竹,火光映着两人的身影,少年的眼神明亮如星,将军的目光沉稳似山。

“舅舅,明年还会出征吗?”

霍去病望着漫天星火般的爆竹碎屑,轻声问道。

卫青点头,目光望向北方:

“匈奴未灭,战事不会停歇。不过你还小,下次未必带你去了。”

“我会努力,争取下次能真正上阵杀敌!”

霍去病握紧拳头,语气坚定。

卫青看着外甥挺拔的身姿,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将来定会比自己更加耀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