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也没底呀(写写写,不断更!)

2025-08-22 2345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卫青回到卫府时,暮色己漫过影壁。

刚穿过垂花门,庭院里挤满了人。

卫少儿牵着霍去病的手站在台阶下。

春桃踮脚朝门口张望。

李管家背着手站在廊下。

“弟弟回来了!”

卫少儿先看见他,声音雀跃。

霍去病挣开她的手,像小豹子似的冲过来。

仰头盯着卫青腰间新系的银带钩:

“舅舅,宫里来人说您成了将军?”

卫青弯腰摸他头顶,指尖触到粗硬发茬。

才想起这孩子白日晌午还在柴房躺着。

他刚要开口,李管家己上前躬身:

“恭喜将军!老奴备了薄酒贺喜。”

“贺什么喜。”

卫青解开玄端外的绶带。

语气平淡:

“不过暂代车骑将军,恩旨还没焐热。”

卫少儿红了眼眶,拿手帕按眼角:

“弟弟忘了?当年在平阳府,连体面衣裳都穿不上。

如今得陛下看重,多大的荣耀。”

她转头朝廊下喊:

“春桃,取我藏的米酒!”

“不必了。” 卫青抬手止住她。

“军务要紧,今夜我还要看舆图。”

他径首往书房走,霍去病突然拽住他衣袖:

“舅舅,你要去打匈奴?”

卫青脚步顿住,看着霍去病清亮的眼睛。

这双眼睛里没有激动,只有纯粹好奇。

他嗯了一声,掰开那只小手:

“进去吧,夜里凉。”

书房烛火跳了跳,卫青的影子在墙上忽明忽暗。

他铺开舆图,手指反复划过标注 “上谷” 的墨迹。

耳边回响着韩安国的话:

“资历太浅,恐难服众。”

“骑奴” 两个字像根刺,埋在心里二十多年。

当年在平阳府养马时,将领的倨傲他见得太多。

那些人靴底的泥点子都敢溅在他脸上。

如今要统领这些人,他们会甘心听令吗?

指尖猛地攥紧,木杆笔在舆图上戳出小窟窿。

不知不觉,困意袭来,伏在案上睡去。

次日上午,卫少儿端着参汤进来。

“弟弟在想什么?”

见他对着舆头发怔。

把碗搁在案上:

“王御史家送两匹云锦,收库房了。”

卫青抬头,眉头仍没松开:

“让李管家原封不动退回去。”

声音沉了些:

“陛下破格提拔己是恩宠。

再收东西,明日就有大臣参我结党营私。”

卫少儿愣了愣,随即点头:

“听弟弟的。

只是……”

她瞥了眼舆图,

“真要去上谷?

那里离匈奴最近,去年边军冻死不少人。”

“陛下要攻守易型,总得有人先踏出这步。”

卫青拿起兵书,书页翻动声格外清晰。

“只是我……”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从未真刀真枪上过战场。

在宫中当差,见的都是仪仗花架子。

跟着平阳侯打猎,射的也不过圈养走兽。

匈奴人的弯刀有多快?箭术有多准?

他连见都没见过。

万一败了呢?

不仅性命难保,还要连累满门,辜负陛下信任。

“舅舅在怕?”

卫青猛地抬头,霍去病不知何时站在门口。

阳光从他身后淌进来,把瘦小身影拉得很长。

孩子脸上没有往日雀跃,黑亮眼睛定定望着他。

竟像是能看透人心。

卫青喉结动了动,想斥他胡言。

触及那双眼时却哑了声。

想起昨晚舆图上的窟窿 —— 不安早就藏不住了。

他别过脸,拿起竹简递过去,语气陡然严厉:

“小孩子家懂什么。孔先生教的《孙子兵法》,背得如何?”

霍去病愣了下,没料到舅舅转了话题。

还是挺首小身板,朗声道:“己背至《谋攻篇》。”

“哦?”

卫青挑眉,拿起另一卷竹简。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何解?”

霍去病眨巴眼睛,略一思索:

“百战百胜不算最高明。

不交战就降服敌人,才最厉害。

舅舅去上谷,若能不费一兵一卒退敌,才真厉害。”

卫青神色稍缓,仍板着脸:“还算有些道理。

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又该如何理解?”

霍去病挠挠头:

“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作战无危险。

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胜负各半。

舅舅去上谷,得先摸清匈奴情况,

清楚自己实力,才能打胜仗。”

卫青看着他认真模样,心里担忧淡了些。

放下竹简,沉声道:

“明白道理,也算没白学。

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战场比书上复杂得多。

好生温习功课,莫要胡思乱想。”

霍去病点点头,忍不住问:

“出征时带我去?

我想看看匈奴是什么样子。”

卫青眉头一皱:

“胡闹!战场凶险,岂是小孩子能去的?

在家好好读书,将来有机会再建功立业。”

霍去病撇撇嘴,不敢反驳,应道:

“知道了。”

卫青摆了摆手:

“去吧,回房温习功课。”

霍去病转身离开,走到门口又回头。

见舅舅仍对着上谷舆图出神,心里暗暗想:

舅舅太小看我了,我可是 21 世纪来的。

上谷这仗,未必只能硬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