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初遇赵破奴(哥俩好呀!)

2025-08-23 2870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暮春,长安孤儿苑。

院墙简陋却干净,紫丁香落满石阶。

孩子们穿新粗布衣,翘首盼门口。

今日汉武帝要来探望。

霍去病随天子身后,望院落生机暖意生。

廊下孩子们背书,院中练武木剑响。

“陛下驾到 ——”

太监唱喏打破宁静。

孩子们列队行礼,声音清脆震飞燕子。

汉武帝挨个问姓名家世。

听虎头男孩说父是雁门都尉,

天子眼神暗 —— 那是三年前战死英烈。

“你们父亲都是英雄,”

汉武帝声音温和,“大汉不会忘记。

想从军报国,朕亲自引荐将军。”

瘦小身影立刻站出:

“陛下!我想从军!为父报仇!”

男孩十岁,是陇西骑士之子高不识。

汉武帝赞许点头:

“好志气!长大些随霍去病历练。”

霍去病笑着点头,目光被角落男孩吸引。

那孩子约十二岁,穿打补丁衣裳,

捧《孙子兵法》低头看。

抬头时眼神沉静,无同龄怯懦。

“那孩子叫什么?” 霍去病问苑监。

苑监答:“回将军,他叫赵破奴。

父是北地都尉部下,战死沙场。

母亲病逝,去年接入苑中。”

汉武帝走近:“你叫赵破奴?

为何不和大家说话?”

赵破奴放下竹简行礼:

“回陛下,臣在看兵法,

想知父亲当年为何战败。

想问匈奴骑兵为何绕后?”

问题让君臣愣住。

汉武帝来了兴致:“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赵破奴指竹简行军图:

“匈奴一人两马日夜兼程,

我军一人一马难追击。

他们以战养战,我军辎重拖累。

就像狼追羊,总能找羊群弱点。”

霍去病心中一震 —— 与自己战术不谋而合!

追问:“那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轻骑突袭,不带辎重!” 赵破奴眼神亮。

“如卫青奇袭龙城,出其不意。

若一人两马携干粮,定能破绕后。”

汉武帝抚掌大笑:“好!说得好!

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识,难得!”

他看霍去病:“卫青说军中缺少年郎,

朕看这孩子不错。”

霍去病躬身:“臣愿收赵破奴为侍从,

带在身边教导,将来成栋梁。”

汉武帝故意沉吟:“你愿跟霍去病吗?”

赵破奴磕头:“臣愿意!

早听说霍少爷创新阵法,正想请教!

臣想上战场,为父报仇!”

“朕准了。” 汉武帝点头,

“破奴是璞玉,但性子急,

你要好好打磨。跟着你学兵法历练心性,

最好安排。”

赵破奴喜极而泣:“谢陛下!”

高不识大声说:“陛下!臣也想跟霍少爷!”

另个孩子仆多喊:“臣也想!臣箭法准!”

汉武帝笑:“你们都有机会。

好好读书练武,将来为国效力。”

他拿笔墨写每个孩子名字:

“十五岁时,朕派人来挑选。”

孩子们欢呼,院子满欢声笑语。

霍去病看赵破奴捧竹简模样,

想起自己穿越经历 —— 同样少年意气,

渴望建功,只是他多两千年知识。

“你读过多少兵法?” 霍去病并肩问。

“《孙子》《吴子》都读过,有些不懂。”

赵破奴答,“老兵讲战场见闻,

对照兵法看,慢慢懂些。”

霍去病更欣赏,递手抄《骑兵战术要诀》:

“这是我对骑兵战术见解,拿去看,

不懂可来问我。”

赵破奴接过如获至宝,

小心揣怀里:“谢霍少爷!定好好研读!”

汉武帝看两人相谈欢,

又看院中练武孩子,目光深邃。

这些英烈之后,流军人血液,

经家破人亡,更懂珍惜机会报国。

想法悄然发芽 —— 从遗孤选良才,

组建队伍,培养成大汉未来栋梁。

“苑监,” 汉武帝转身吩咐,

“孩子们饮食用度要跟上,

请军中老兵教武艺兵法。”

他补充:“记每个孩子特长,

骑兵、弓兵、谋士,分门别类培养。”

苑监应诺,暗自嘀咕 ——

陛下今日格外重视遗孤,莫非有深意?

离开孤儿苑,夕阳染红天际。

汉武帝望车窗外街景,对霍去病说:

“去病,你觉得赵破奴如何?”

“是好苗子,有勇有谋,性子急需打磨。”

霍去病答,“臣会好好带他,

将来成得力助手。”

“不止赵破奴,” 汉武帝意味深长,

“高不识、仆多也都是好材料。

大汉未来,不仅靠成名将军,

更靠这些年轻孩子。”

他看着霍去病:“你当年靠努力有今日,

多帮帮这些和你一样的少年人。”

霍去病心中一动,猜到天子想法:

“陛下放心,臣定会尽力培养他们。”

车驶过长街,霍去病掀帘回望。

孤儿苑炊烟袅袅,孩子们练武声隐约传来。

他握紧腰间玉佩,忽然期待未来战场 ——

那里将有赵破奴们的身影。

赵破奴在苑中捧兵法竹简,

夕阳照字上,他指尖划过 “兵贵胜”,

轻声念:“父亲,我定会懂兵法,

将来打匈奴,为您报仇。”

苑监走来,递来新衣裳:

“破奴,霍少爷看重你,

往后要好好跟着学,莫辜负陛下厚望。”

赵破奴点头,将竹简贴身放,

走到院中跟着练武。

拳脚虽嫩,眼神却如小狼般坚定。

高不识凑过来:“破奴,你真要跟霍少爷?”

“嗯。” 赵破奴出拳有力,

“我要学真本事,将来上战场。”

仆多拉弓瞄准树梢:“我也要学箭法,

将来当神射手,和你们一起打仗。”

三个孩子相视笑,眼中燃希望火苗。

汉武帝回宫后,召卫青议事。

“今日去孤儿苑,见些好苗子。”

他说,“赵破奴、高不识都不错,

可从遗孤中选人才,组少年军。”

卫青躬身:“陛下远见,

英烈之后忠勇可嘉,培养成才,

既报先烈,又强我军,甚好。”

“你让霍去病多费心,” 汉武帝道,

“他年轻,懂少年心思,

带这些孩子正好。”

卫青应诺,心中叹陛下英明 ——

这般未雨绸缪,大汉何愁不强?

霍去病回府后,让亲兵备笔墨。

他写下赵破奴名字,旁注 “善谋略”,

又写高不识 “勇”,仆多 “善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