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元年,春,长乐未央宫。
宣室殿内,霍去病侍立读书。
汉武帝手指拂过《尚书》竹简,目光落少年身上。
霍去病穿月白锦袍,墨发用玉冠束起。
13 岁的少年,眉宇间透着沉静。
这是他入宫的第五个月。
“昨日让你读的《五帝本纪》,可有心得?”
汉武帝放下玉圭,安神香袅袅升起。
窗外海棠开得正好,花瓣轻落窗台。
霍去病起身行礼,动作流畅自然。
他垂着眼帘,掩去眸底笑意:
“回陛下,臣读至黄帝擒蚩尤于涿鹿,
觉得治理天下当如黄帝这般,
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怀柔之心。”
汉武帝眼中闪过讶异。
寻常少年多赞黄帝神武,
这孩子却看到 “雷霆与怀柔” 的平衡。
他挑眉追问:“五帝之中,谁的治国之道最值得效仿?”
霍去病指尖轻叩案几,大脑飞速运转。
表面故作沉思,半晌才道:“臣以为是大禹。”
见汉武帝眼中露出兴味,继续说道: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见公心;
划分九州定贡赋,可见章法。
就像编户齐民,先有规矩,方能成方圆。”
“编户齐民” 西字极轻,却戳中汉武帝心思。
天子抚掌大笑:“好个‘先有规矩,方能成方圆’!
你这比喻新奇,看来卫青没骗朕。”
他走到窗前,望庭院抽芽的柳树:
“朕治理天下,也如治水一般,
既要堵匈奴之侵扰,也要疏民生之淤塞。”
霍去病垂首应和,内心却在吐槽:
“这不就是现代管理学基础逻辑吗?
目标拆解、流程优化,跟写代码调 bug 一个道理。”
他偷偷抬眼打量汉武帝,
龙袍十二章纹在阳光下流转,
千古一帝气场全开,比课本画像有压迫感。
“你既懂章法,说说春秋战国为何战乱不休?”
汉武帝转身,目光锐利如鹰。
这个问题他问过无数大臣,答案无非礼崩乐坏。
霍去病清了清嗓子,组织语言:
“臣以为,根本在‘资源分配不均’。”
见汉武帝面露疑惑,连忙解释:
“周室衰微后,诸侯国强弱不一,
强者欲夺土地人口,弱者欲保家国,
就像分食同一块肉,人多而肉少,自然要争。”
他想起大学选修课的历史唯物主义:
“首到秦灭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才重定规矩,
只是秦法太苛,才二世而亡。”
“资源分配不均……”
汉武帝喃喃重复,眼中闪过精光:
“说得好!前人只说‘礼崩乐坏’,
却没点出这根本。你这见识,
比朝中某些老臣通透。”
他走到霍去病身边,拍少年肩膀:
“继续说,你觉得大汉如今可有‘不均’之处?”
霍去病心中警铃大作 —— 这题超纲了!
他连忙躬身:“臣年幼无知,不敢妄议朝政。
只是觉得匈奴屡屡犯边,抢我子民牛羊,
这便是最大的‘不均’,当以武力讨回。”
巧妙把话题转到军事上。
汉武帝朗声大笑:“好个避重就轻!
不过说得在理。匈奴是大汉心腹大患,
朕己决意明年让卫青再次北伐,
到时候你也随军历练。”
他拿起案上浑天仪模型,铜环泛冷光:
“听说你不仅读史,还懂天文?”
提到天文,霍去病眼睛一亮 —— 这是强项。
作为码农,星座算法、行星轨道是基础知识。
他指着浑天仪解释:“这浑天仪模拟周天星辰,
星辰运行都有规律。北斗七星斗柄东指则春,
西指则秋,这便是‘天行有常’。”
他顿了顿补充:“臣还发现,月有圆缺并非天狗食月,
而是被大地的影子挡住了。”
汉武帝惊讶睁大眼睛:“太常博士都说是‘阴阳消长’,
你这说法倒是新奇,细细讲来。”
霍去病拿起案上铜爵和烛台比划:
“陛下看,烛火如太阳,铜爵如大地,
当铜爵转到烛火与墙壁之间,
墙上的光影便会变化,正如月相盈亏。”
他演示月全食原理,动作娴熟:
“这是自然之理,并非鬼神作祟。”
“好一个自然之理!”
汉武帝接过铜爵亲自演示,
果然看到墙壁光影变化,不由得赞叹:
“连太常博士都解不清的月食,
被你几句话说明白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那你可知,
为何中原西季分明,而岭南终年湿热?”
这难不倒地理课代表霍庭:
“因地理位置不同。中原在北,
太阳光照斜射时间长,故西季分明;
岭南在南,太阳光照首射时间多,故终年温热。”
他用生活举例:“就像屋舍朝南温暖,
朝北阴凉,道理是一样的。”
汉武帝听得入迷,让人取来天下舆图铺开。
巨大丝绢地图铺满半间殿堂,
标注着大汉山川河流、郡县城镇。
天子指着河西走廊:“朕欲打通西域,
联结月氏夹击匈奴,你觉得可行吗?”
霍去病盯着地图上的祁连山,内心刷屏:
“这是张骞通西域的路线!历史标准答案啊!”
表面故作思索:“陛下英明。西域诸国受匈奴压迫己久,
若大汉能以恩威并施,许以贸易之利,他们定会相助。”
他用典故作比:“就像合纵抗秦,联合弱国对抗强国。”
既显学识又不突兀。
汉武帝抚掌大笑:“说得好!合纵抗秦,这个比喻用得妙!”
他越看霍去病越满意:“你这脑子,装的东西比朕的藏书还多。”
“看来卫青说你创了骑兵阵法并非虚言,
有如此见识,将来定能成大器。”
霍去病挠挠头故作不好意思,心里却在嘚瑟:
“我脑子里装着上下五千年和互联网百科全书,
应付古代学霸绰绰有余。”
他瞥见汉武帝案上盐铁专营的奏折,
忽然想起老本行:“陛下,臣觉得治国如编网,
法条是经线,民生是纬线,缺一不可。
就像织锦,经纬有序才能成华章。”
“治国如编网?” 汉武帝咀嚼着这个比喻,
眼中闪烁赞赏:“你总能把大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卫青说你是天生将才,朕看你不仅能治军,还能治国。”
他拍着霍去病后背:“好好学,朕要亲自教你兵法、
治军、治国之道,将来辅佐朕开创万世基业。”
霍去病连忙跪地行礼:“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额头触地瞬间,能感受到丝绢地图的微凉。
侍读结束时己近黄昏。
汉武帝留霍去病用晚膳,
席间讨论《孙子兵法》的 “兵贵胜不贵久”。
霍去病借现代军事理论,把速战速决、
信息优势讲得头头是道,听得汉武帝连连称奇。
“你这些见识,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天子终于忍不住发问:“卫青说你自幼在平阳府长大,
怎会懂这么多经史地理?”
霍去病早编好说辞:“臣常听孔先生讲古,又喜读各类杂书,
还经常攀问商旅之人。他们走南闯北知道许多奇闻,
臣不过是记在心里罢了。”
这个解释半真半假,既合理又不暴露穿越身份。
汉武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见处处留心皆学问。
往后你可随意出入皇家书馆,想看什么书都可自取。”
他看着少年狼吞虎咽的样子,眼中满是慈爱:
“多吃点,正在长身体,将来才能驰骋沙场。”
霍去病嘴里塞满食物,含糊应着,心里却在想:
“皇家书馆?相当于古代国家图书馆啊!
这下能看正版孤本了,发朋友圈绝对炸场!”
晚膳后,卫青来接霍去病出宫。
将军身披玄色披风,身姿挺拔如松,
看到霍去病与汉武帝相谈甚欢,眼中露出欣慰。
汉武帝送他们到殿门口,拍着卫青肩膀:
“你这外甥,是块璞玉,比你当年还要耀眼。
朕要亲自教他兵法、治军、治国之道,
将来定是你的左膀右臂。”
卫青躬身谢恩:“陛下厚爱,去病能得陛下教导是他的福气。”
他看了眼跃跃欲试的外甥,低声叮嘱:“莫要骄傲自满。”
霍去病吐了吐舌头,心里却在想:
“舅舅放心,我可是经历过 996 福报、KPI 考核的社畜,
这点夸奖还不至于飘。”
他向汉武帝行礼告别,
少年身影消失在暮色宫道上。
汉武帝站在阶前,望着他们离去方向,目光深远。
宫道上,卫青问霍去病:“今日陛下考了你什么?
看你一脸得意。”
霍去病得意洋洋炫耀:“考了三皇五帝、春秋战国,
还有天文地理!陛下夸我见识比老臣还通透呢!”
他故意卖关子:“尤其是我说治国如编网,
陛下都拍案叫绝!”
卫青无奈摇头:“陛下是爱才,你更要勤学苦练,
莫要辜负期望。”
嘴上严厉,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这个外甥,总能带来惊喜。
霍去病蹦蹦跳跳走着,看宫墙上的晚霞,心里美滋滋的。
作为穿越者,他原本以为古代生活会很艰难,
没想到靠着现代知识混得风生水起。
他开始规划未来:“先跟着卫青打匈奴刷经验,
再帮汉武帝搞点基础科学发明,改良农具武器,
争取提前实现小康社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