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要为自己的夫君照顾好他的妾室们。
妻妾和平相处,才能让男人在前方无忧。
后院不得起火,可妾室们的火苗也不能烧得太旺。
若盖过主母去,旁人还会说是你没本事。
做主母难,可是沈知棠必须走这条路。
沈知棠先对丁香说:“你的老子娘是出了名的好生养,想必你也不差。”
这便是在当着所有人的面抬举丁香。
只要丁香点头,她就会被派去伺候承安侯。
日后做了通房,甚至是姨娘,那可就是半个主子了!
这么好的事情,又有沈知棠看重,旁人都会觉得此事非丁香莫属。
可丁香却连忙磕头道:“夫人恕罪!奴婢的老子娘的确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生养,可奴婢……奴婢幼时曾经被驴踢过小腹,大夫说,奴婢于子嗣之事上,怕是难了……”
“不如……夫人派玉兰去吧?玉兰生得就是一副会引得男人怜惜的模样,一定会帮夫人笼络住承安侯的心的!”
语毕,又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仿佛去伺候的人不是大名鼎鼎的承安侯,而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沈知棠看得嘴角微抽。
心里暗骂了句:没用的东西!
秦嬷嬷连忙劝道:“丁香,夫人仁慈,你若真有什么病症,也会寻人帮你治好。”
“能替主子分忧,可是你这个丫鬟的福气,你可别想不开!”
丁香固执道:“奴婢这身子实在不好,恐拖累夫人……”
上一世,沈知棠也是在丫鬟里挑一个人去伺候承安侯。
她也是得沈知棠青睐的那一个。
可当她真的伺候承安侯去,才发现和她想象中根本就不一样!
丁香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穿着轻薄的纱衣,准备去伺候承安侯。
可承安侯进门后,看到她这副打扮,不知为何,面色变得冷若冰霜。
他并没有碰她。
可丁香己经进了他的屋子,又是沈知棠给他的女人,那无论他们有没有发生关系,她丁香都是承安侯的女人。
第二天,丁香被抬为通房。
而她并没能成功伺候承安侯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刚开始还好。
日子久了,她依然没能爬上承安侯的床,所有人都觉得她无用。
府里的下人们,惯会看人下菜碟。
见侯夫人沈知棠都对丁香彻底失望,也开始明里暗里地嘲讽和针对她。
丁香把此事告诉了承安侯,本想借此让他放自己离开。
再给她一笔丰厚的嫁妆,让她另行婚配。
可承安侯他居然……
把她锁在了承安侯府一处名为“落梅坞”的院子里!
这男人对她,有着近乎疯狂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虽说在落梅坞里,没有丫鬟和婆子敢再欺负丁香,
丁香的吃穿用度,甚至超越了沈知棠这位侯府主母,
承安侯遇到什么好东西,都会先送到落梅坞,等她挑选完以后,再送去慧心居……
可是!
她却没有了自由!
更没有体验到作为女人的乐趣!!
丁香一点儿都不喜欢这种日子!
她觉得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任人操控。
衣食无忧又如何?荣华富贵又如何?没有人同她分享,还要面对承安侯那个疯子,这样的日子她真的是不想过了!
尤其是在听闻,之前和她同为沈知棠的一等丫鬟的玉兰,竟然得到了当朝探花郎的青睐以后,丁香内心的嫉恨,愈演愈烈。
她想,如果不是做了承安侯的女人的话,被探花郎看上的女人,就是她了!
以玉兰的出身,做不了探花郎的正室。
但探花郎,竟聘她为贵妾。
丁香不能出落梅坞,就把玉兰传唤过来。
然后,一刀刺进她的心脏。
没想到玉兰拼死反抗,也伤了她。
受了重伤的丁香,余生只能躺在床榻上。
连最后一丝自由都没有了。
在承安侯来落梅坞的时候,用偷偷藏起的火折子,点了火。
与他,同归于尽。
彼时,在大火中的承安侯,是可以逃出去的。
可他没有。
他就静静地站在她的床榻边,任由大火将他们吞噬。
不知是不是丁香的错觉,竟然在承安侯的眉宇中,看到了释然的神色……
而她看得并不真切,就没了命。
等再醒来,竟然不是在阴曹地府!
而是在侯府的慧心居。
她跪在地上,正等着主母沈知棠挑选合适的丫鬟,替她去伺候承安侯。
她,重生了!
丁香激动地快要哭出来!
可这是在夫人面前,不得言行无状,免得冲撞了夫人。
她想,上一世,刚入侯府的时候,夫人还是很疼她的。
只是因为她没能爬上承安侯的床,夫人才不疼她了。
这一世,只要她不去做这个通房,留在夫人身边,就不会被承安侯囚禁起来,更会被探花郎看上!
所以,丁香坚定地拒绝了沈知棠。
还把玉兰推了出去。
她不知道的是,在沈知棠眼里,所谓对她的看重,来得快,可能去得也快。
众目睽睽之下,她三番西次地拒绝沈知棠的好意,己经引起了沈知棠的不悦。
沈知棠出身尚书府,幼承庭训,
从小就是被当成贤良、识大体的大家宗妇来培养的。
对待下人,一向很宽容。
而这种宽容,只体现在表面上。
沈知棠不动声色地看了秦嬷嬷一眼,而后者会意,点了点头。
丁香还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
既然丁香不愿,那就玉兰吧。
这时,沈知棠己经不愿意再开口。
秦嬷嬷代替她问:“玉兰,你可愿意为夫人分忧?”
玉兰,也就是慕皎皎,恭恭敬敬地垂首回答道:“玉兰是夫人的奴婢,誓死效忠于夫人。若能尽绵薄之力,自当无怨无悔。”
沈知棠和秦嬷嬷都对慕皎皎的回答很是满意。
秦嬷嬷也知道沈知棠的心事,便接着问慕皎皎:“当年你父母双亡,卖身入府,夫人和沈夫人怜惜你命苦。如今再问你一句,你可有除叔伯之外的其余亲人?”
慕皎皎想了想,回答道:“有……奴婢唯一记挂的人,便是奴婢的姨母。”
“姨母嫁了个屠户,可惜过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