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情况有点微妙:加快版图开发

2025-08-23 287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一时间,整个厂门口的秩序,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好。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王大奎和孙卫海想的那么简单。

暴力震慑住了那些地痞流氓,却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周围几个卖包子、卖油条的其他摊主,都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摊位往旁边挪了挪,刻意与他们拉开了距离。看他们的眼神,也从之前的羡慕,多了一丝敬畏和疏远。

一些原本熟络的老顾客,来买东西时也变得有些小心翼翼,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大声开玩笑了。甚至还有些胆子小的女工,干脆就不来买了,宁愿去吃厂里的食堂。

大家都在传,孙家这兄弟俩,看着老实,其实手黑着呢,不好惹。

这天收摊回家,气氛有些凝重。

钱匣子里的钱,虽然依旧不少,但比前几天,明显少了一部分。仔细一算,今天的纯利润,只有七十多块了。

“哥,要不……我们明天换个地方摆摊吧?”孙卫海终于忍不住,小声地打破了沉默。他实在是受不了别人那种异样的眼光,今天早上,他感觉那些来买早点的人,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太对劲。

王大奎也瓮声瓮气地说道,他那砂锅大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脸上写满了自责:“孙师傅,都怪俺!是俺把事情搞砸了!要不,俺明天去找他们解释解释?”

孙卫民放下手里的账本,看着他们两个,摇了摇头,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沮丧,反而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不怪你,大奎哥。这件事,你做的没错,对付流氓,就得用流氓的办法。换地方?我们能换到哪去?只要我们的生意好,到哪都会有人眼红,有苍蝇盯着。用拳头?你能打一个,能打十个吗?打跑了一批,明天就会来另一批,治标不治本。”

“那……那怎么办啊?”孙卫海没了主意,脸上写满了无助和沮-丧。他觉得,好不容易赚了点钱,看到了点希望,怎么就这么难呢?

孙卫民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卫海,大奎哥,你们说,他们为什么要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

“那还用说?不就是看我们生意好,一天赚的钱比他们一个月还多,眼红,嫉妒呗!”王大奎想也不想就说道,语气里充满了鄙夷。

“对,是眼红,是嫉-妒。”孙卫民点了点头,“但根子在哪?根子在于,他们也想赚钱,也想过上好日子。但他们没本事,没手艺,做不出我们这个味道,所以只能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来恶心我们,希望能把我们挤走,他们好独占这个位置。”

“所以,”孙卫民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想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靠堵,是堵不住的。人家的欲望就像洪水,你越是堵,它就越是要冲垮你。最好的办法,是疏导。”

“疏导?”孙卫海和王大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迷茫。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太深奥了。

孙卫民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而自信的笑容。

他将面前的笔记本翻了一页,上面用铅笔画着一个简单的结构图,还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既然他们都想学我们的手艺赚钱,那我们就给他们这个机会。”孙卫民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是,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哥,你的意思是……?”孙卫海隐约猜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相信,他的心“怦怦”首跳。

“我要开班,收徒弟。”孙卫民石破天惊地说道。

“什么?!”

孙卫海和王大奎同时惊呼出声,眼珠子瞪得溜圆,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哥!你疯了?!”孙卫海激动地站了起来,因为动作太猛,差点撞到头,“这……这可是我们吃饭的家伙啊!是我们的独家秘方!你怎么能教给他们?他们要是都学会了,那还有我们什么事啊?那不成到处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了吗?”

王大奎也是一脸的不解和焦急,他那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万万使不得”:“是啊孙师傅!这可万万使不得!俺们乡下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些白眼狼,你教了他们,他们非但不会感激你,反过来还会跟你抢生意,到时候更麻烦!人心隔肚皮啊!”

他们说的,是这个时代最朴素,也是最真实的道理。手艺,就是命根子,是绝对不能外传的。

孙卫民却胸有成竹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他看着两人,耐心地解释道,“但是,你们只看到了第一层,没有看到更深的东西。”

“首先,我们的秘方,真的那么容易被学会吗?我只教他们做法,但最核心的酱料和卤料包,我会提前按比例配好,统一卖给他们。他们只知道怎么用,却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这样一来,他们的命脉,就永远掌握在我们手里。”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孙卫民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一把能剖开人心的刀子,“我收他们,不是白收的,是要收学费的!而且是收一笔让他们肉痛,但又觉得有机会赚回来的学费!比如说,一个人,两百块!”

“两百块?!”孙卫海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比他想象的还要夸张。

“对,就是两百块!”孙卫民肯定地说道,“让他们知道,这门手艺,是金贵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

“第三,我收了他们,他们就是我的徒弟。在这个年代,师徒名分还是很重要的。他们拜了我当师傅,以后就得听我的。我让他们往东,他们就不能往西。我可以给他们划定地盘,让他们去别的地方发展,不准在国棉十七厂门口跟我们抢生意。比如,让猴子去火车站,让那个刀疤脸(如果他好了的话)去码头。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少了好几个敌人,还多了好几个帮我们去别的地方开拓市场,打响我们'孙氏兄弟'名号的'自己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孙卫民的声音压低了,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野心,那是一种属于枭雄的、吞食天地的光芒,“等我们的徒弟多了,遍布整个沪市,那会是怎样一个场面?我们卖的,就不再仅仅是肉夹馍和煎饼果子了。我们可以给他们统一供应我们秘制的酱料,统一供应卤肉,甚至统一供应炉子和三轮车!到那个时候,我们是什么?我们就是他们的'龙头'!我们坐着不动,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我们的口袋!这,比我们自己辛辛苦-苦摆地摊,一天赚个几十上百块,要强多少倍?”

孙卫民的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一字一句,都狠狠地砸在了孙卫海和王大奎的心上!

他们两个,彻底被震住了!

他们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孙卫民,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们从来没想过,一个小小的吃食摊子,竟然还能有这么多的道道,还能有这么大的搞头!

什么叫远见?

这就叫远见!

什么叫格局?

这就叫格局!

孙卫海看着自己的二哥,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他觉得,此刻的二哥,浑身都在发光!他不再是那个冲动易怒的少年,而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

孙卫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个大胆的、足以颠覆这个时代商业认知的计划,己经成功地说服了他最初的两个伙伴。

他要尽快的罗列出一个让所有摊主都自觉参与的框架。

而那些在背后搞小动作的苍蝇,很快,就会成为他版图上的第一批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