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一家人还是第一次来家属院,看见家属院的筒子楼,小平房,忍不住多看几眼。
他们对家属院格外的好奇。
原来这就是那些军官和军官太太们住的地方,确实比他们村里要好多了。
一条快两百斤的蓝鳍金枪鱼被用板车送到阮云溪院院子门口的空地上,不在院子里切割,免得院子里全是苍蝇,就在院子外面的空地上就行。
阮云溪说,小男孩爸爸照做。
其他看热闹的嫂子们,等金枪鱼切割出来的时候,阮云溪用小刀切了一块又一块,大概手指厚度要薄一点那种,再调制了一个味碟,挤了一点芥末。
没芥末就没有灵魂。
阮云溪自己尝了一块,好久没吃生鱼片,味道确实值得怀念。
大家见她就这么生吃了,比她们新鲜的海蛎子还干脆。
一个个露出好奇的表情:“好吃吗?”
“生的也能吃?”
“这鱼以前没见过啊!”
“深海鱼,我们赶海是捞不着的。”
阮云溪吃了三片鱼肉解馋后,见大家都盯着,她大方的一人给了一片:“尝尝味道。”
大家就等着阮云溪请她们尝尝味道呢。
不吃不知道,一吃才发现,这鱼肉和她们吃的其他鱼肉不一样,感觉口感更加细腻,没有腥味,口感比吃绵豆沙还要丰富,冰凉的油脂口感。
配上蘸料,那股子辛辣味过后,她们回味无穷。
嫂子们眼睛亮了:“好吃,这个鱼怎么卖?”
意识到说漏嘴,她们改口:“这个鱼,怎么换?”
小男孩爸爸看向阮云溪,他是送给阮云溪的,不卖,不换。
阮云溪表示:“肉票,粮票,还有其他东西都可以。”
说着看向小男孩爸爸:“你们家需要什么?”
小男孩爸爸摇头:“这是给你的。”
“我知道,我一个人吃不完,你可以换点有用的东西 ,等下次你钓到新鲜的,可以再送给我送来,我长期收这个鱼。”阮云溪不白占便宜,嫂子们喜欢吃,让一点给她们。
毕竟这么大的一条鱼,她也不能吃独食。
大家都知道他们家没冰箱。
看样子要从空间弄个冰箱,光明正大的带回来才行。
小孩儿爸被阮云溪说动,说:“家里需要布料,还有鞋子,凉鞋也行,以及电池。”
阮云溪问嫂子们:“你们要是有多的,可以拿来换鱼肉吃,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这可是深海鱼,一年吃不上一两回的。”
尝试了鱼片的嫂子们,有人喜欢,有人吃不惯。
喜欢的就回去拿小男孩家需要的东西。
不喜欢吃的就看个热闹。
盛嫂子提了一大桶冰块来的时候,小樱桃和小土豆都被阮云溪用鱼片喂饱了,他们兄妹吃了三西块便腻到了,这会儿吃不下。
阮云溪让盛嫂子尝尝。
盛嫂子被塞了一片鱼肉,还以为腥味扑鼻,谁知道味道竟然有种吃雪糕的感觉,入口即化,没刺儿不说,油脂丰富,吃下去让人十分惊艳。
特别是配上蘸料,盛嫂子一口气吃了西五块,才有种腻味的感觉。
盛嫂子说:“好吃,给我留一份,给樱桃爸爸尝尝。”
阮云溪点头。
很快,除了阮云溪想吃的肉留下来,被她拿回厨房,用冰块保鲜藏起来之外,其他的都给嫂子们分了。
表面上是放在厨房,实际上早就被阮云溪避人耳目的藏在空间。
那才是真正的保鲜。
快两百斤的鱼肉,被大家给分了。
阮云溪自己就预留了大概一半的鱼肉。
鱼骨,骨头,鱼尾这些,也有嫂子拿回去,说是可以来个铁锅炖。
阮云溪让她们拿走了,反正她不会炖肉。
嫂子们满载而归,小男孩一家三口也收获不少。
他们离开时,阮云溪从屋内,实际上是空间,拿了不少吃食,比如说两盒午餐肉罐头,还有两铁罐麦乳精,两个黄桃罐头,以及一包夹心饼,一包桃酥。
还有一盒从京市带回来的牛舌饼,枣糕,酥糖,大白兔奶糖,水果糖那些。
以及五十块钱,和十斤肉票,二十斤粮票。
阮云溪知道金枪鱼的价值,可不能让人吃亏。
一看板车上塞满了,小男孩妈妈都不好意思要。
阮云溪劝说:“拿着吧,这是给孩子们吃的,下次有这样的鱼,记得给我送来,我爱吃,你们要是不收,鱼也不用给我送来!”
她都这样说了,小男孩爸妈肯定不好推辞。
本来是还人情的,谁知道还倒签更多。
想着以后有好海货,再送过来。
比如说三西斤的大黄鱼,他们出海基本上能遇到。
这个时候的海鱼还未过度捕捞,能捞到不少海鱼。
比如西五斤的大黄鱼,还有十几斤东星斑,石斑鱼,多宝鱼那些。
鲳鱼也是,又大又肥美。
大家都喜欢吃个头大的,肉多肥美。
送小男孩一家离开家属院,阮云溪回去整理了一下。
院子门盛嫂子己经帮忙打扫干净,这会儿闻不到多少血腥味。
阮云溪拿出两大块的鱼肉:“这个拿回去,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点酱油,芥末,亦或是喜欢吃别的蘸料都可以试一试。”
“谢了!”盛嫂子不和阮云溪客气。
阮云溪也不和盛嫂子算买冰块的钱。
她们算是扯平了。
估摸着李政委估计回家了,阮云溪切了两大盘的生鱼片,用冰块保鲜,送到他家去:“渔民送的,还新鲜着,想着送来给政委和婶子尝尝鲜。”
李政委是会吃的:“这可是好东西,阮同志人缘不错,你的心意我们收下了,今晚可真有口福,我要喝点小酒才行!”
阮云溪笑着打趣:“我就不陪政委喝小酒,让婶子陪你,我还得回家,顾团长估计回来了。
“去忙吧,下次有好吃的,还想着我啊!”李政委笑道。
阮云溪点点头,笑着走了。
李政委媳妇看着一阵漂亮的风走远,拿了碗筷,还给李政委倒酒,是铁盖茅台,之前没喝完,这会儿总算可以续上。
李政委媳妇说:“以前怕这位阮同志不适合我们家属院,现在看来,人家适应得挺好,虽然有时候娇气,矫情,不过人家确实会来事,还会说话,只要不招惹她,相处起来还是很愉快。”
李政委媳妇评价:“是个好同志。”
李政委乐了:“我就说我不会看错人,她是个好同志,你也是个好老同志,来,尝尝金枪鱼的味道,我记得你也爱吃,这鱼算是送到我们心坎里了。”
李政委媳妇笑着点头,以前在小本子那边干革命的时候,吃过一两次,那时还没这么轻松自在。
阮云溪不知道,她送去的不同部位的两盘鱼,还能得到李政委媳妇的一句好同志的评价。
不过,她也不在乎这点。
人在做天在看。
反正她问心无愧就行!
好不好不是别人说了算,她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她自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