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地下室的灯光

2025-08-16 4100字 9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凌晨五点的校园还浸在墨色里,温砚秋抱着最后一箱酸豆角走出宿舍楼时,露水打湿了帆布鞋。江冶己经推着辆旧三轮车等在路口,车斗里堆着夏晓语妈妈寄来的牛肉酱,塑料桶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路上格外清晰。

“地下室钥匙。” 江冶递过来一把黄铜钥匙,上面挂着个无人机形状的钥匙扣,“我昨天换了锁芯。”

温砚秋的指尖碰到他的手背,凉得像沾了晨露。她盯着那个钥匙扣看了眼:“你喜欢无人机?”

“嗯,攒钱想买一个。” 江冶蹬起三轮车,链条发出 “咔嗒” 的声响,“拍仓库库存方便,比手机清楚。”

通往旧楼的路坑坑洼洼,三轮车在颠簸中摇摇晃晃。温砚秋坐在车斗边缘,闻到江冶卫衣后领飘来的皂角香,混着牛肉酱的辣味,莫名让人安心。她想起昨晚江冶发的 H5 页面,点击量己经破千,留言区里全是 “想吃姥姥做的腐乳”“求西川辣酱链接”。

“腐乳的质检报告通过了。” 她抓紧车斗的栏杆,风灌进喉咙有点疼,“姥姥说下周就能寄第一批过来。”

“定价 15 元一罐,利润空间 6 元。” 江冶头也不回,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我查了同类产品,这个价格很有竞争力。”

地下室藏在旧楼底层,推开铁门时扬起一阵灰尘。江冶按下墙上的开关,昏黄的灯泡在头顶晃了晃,照亮了角落里的旧衣柜 —— 这是他从废品站淘来的,刷了层新漆,玻璃门上贴着张打印的价目表,酸豆角、小米、牛肉酱的名字在灯光下泛着白。

“左边放酱料,右边放杂粮。” 江冶搬起箱子往衣柜里塞,“中间的隔层留着放新到的腐乳。”

温砚秋蹲下来整理标签,指尖摸到柜底的绒布 —— 是江冶铺的旧毛衣,防止玻璃罐磕碰。她想起昨天在超市,他连两块三的泡沫箱差价都要算,此刻却把自己的毛衣垫在箱底,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软软的。

“监控装在哪?” 她抬头问。

江冶指了指衣柜上方的角落:“买了个二手摄像头,今晚连 WiFi。”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纸盒,“还买了把新锁,防君子不防小人。”

“你觉得是学生会的人干的?” 温砚秋想起李学长举着相机的样子,心里有点发紧。

“不确定。” 江冶把最后一罐牛肉酱摆好,玻璃罐在灯光下映出他的影子,“但防着点总没错。”

搬完货去食堂时,天己经蒙蒙亮。张叔看着他们手里的空箱子,笑着递过两个热馒头:“你们这小生意,搞得比食堂还红火。”

温砚秋咬着馒头,突然想起今天要打工,赶紧往后厨跑。江冶在后面喊:“晚上七点,地下室对账。”

后厨的油烟味呛得人睁不开眼,温砚秋洗碗时,听到两个阿姨在议论:“学生会李部长最近总来转悠,好像在查什么违规经营。”

“听说有人在宿舍卖吃的,被抓到要记过呢。”

温砚秋的手一抖,洗洁精泡沫溅到脸上。她想起地下室的酸豆角,还有江冶账本上的净利润,心脏 “咚咚” 地跳。

午休时刚拿出手机,就收到江冶的消息:“小程序新功能上线,支持预约取货,避开食堂人流高峰。” 附带的截图里,有个小小的日历图标,点进去能选取货时间。

她正想回复,夏晓语突然冲进来,手里挥着张学生会公告:“他们要查‘非法经营’!说有人举报我们卖三无产品!”

公告上的黑体字刺得人眼睛疼,温砚秋攥着手机的手指泛白。三无产品?他们明明有质检报告,有正规进货渠道。

“肯定是那个李学长搞的鬼!” 夏晓语气得跺脚,“我昨天看到他跟小卖部老板偷偷说话,小卖部的酱菜比我们贵一倍!”

温砚秋突然想起江冶说的 “监控”,慌忙打开小程序后台,最新的订单备注里,有人留了句奇怪的话:“小心白衬衫,他在拍仓库。”

发送者是匿名用户,但头像很眼熟 —— 是昨天取货时送江冶旧手机的男生。

“我们去地下室看看。” 温砚秋抓起背包就往外跑,夏晓语在后面喊:“我跟你一起去!”

地下室的铁门虚掩着,温砚秋推开门时,看到江冶正蹲在衣柜前,手里拿着个拆开的摄像头。灯泡在头顶晃了晃,映出他紧绷的侧脸。

“监控被人动过手脚。” 他抬头看她,声音很沉,“内存卡不见了。”

温砚秋的腿一软,扶住门框才站稳。内存卡里有仓库的画面,要是被学生会拿到……

“别慌。” 江冶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 U 盘,“我设置了自动备份,重要画面都在这。” 他顿了顿,指了指衣柜顶上的灰尘,“有人进来过,脚印是 42 码的运动鞋,跟李学长的一样。”

夏晓语突然 “啊” 了一声:“我知道了!小卖部老板跟李学长是亲戚!他们怕我们抢生意!”

江冶没说话,只是把 U 盘塞进温砚秋手里:“你收好。我去学生会问问,就说我们有正规手续。”

“不行!” 温砚秋拉住他的胳膊,指尖触到他卫衣下的骨头,“他们就是想找碴,你去了反而吃亏。”

江冶的肩膀僵了僵,没再挣开。灯泡在头顶 “滋滋” 响,地下室的空气里,酸豆角的清香混着灰尘的味道,有种说不出的压抑。

“那怎么办?” 夏晓语的声音带着哭腔,“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毁了我们的生意。”

温砚秋看着衣柜里整齐的玻璃罐,突然想起姥姥说的:“做生意跟腌菜一样,得经得住暴晒,也得耐得住发酵。”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江冶说:“把质检报告和进货单整理好,我们去教务处自证清白。”

“自证?” 江冶皱眉,“他们可能根本不听。”

“但我们不能让他们随便扣帽子。” 温砚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韧劲,“小程序后台有所有订单记录,每个买家都能作证我们的东西没问题。”

江冶看着她的眼睛,灯光在她瞳孔里跳动,像团小小的火苗。他突然点头:“好。”

去教务处的路上,温砚秋收到条陌生短信,是段视频 —— 李学长正把个玻璃瓶塞进小卖部的货架,瓶身上贴着 “江记杂粮” 的标签,里面的酸豆角明显发了霉。

发送者还是那个匿名用户,附带一句:“他们想栽赃。”

温砚秋的手气得发抖,把视频转发给江冶。他看完后,突然拐进打印店,把所有质检报告和视频证据打印出来,装订成厚厚的一本。

“这是我们的盾牌。” 他把册子递给她,指尖在封面上敲了敲,“比账本还重要。”

教务处的老师看着那本证据册,又打电话核实了质检报告,脸色渐渐缓和:“手续是齐全的,但校园里确实不能搞大规模经营。” 他顿了顿,“这样吧,你们去申请个勤工助学项目,挂靠在学校名下,合规经营。”

走出教务处时,夕阳正落在教学楼的尖顶上。温砚秋看着手里的勤工助学申请表,突然笑出声:“我们居然成了学校认证的项目。”

江冶的嘴角也扬了扬,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计算器:“申请下来后,税率能降 3%,每年能省 200 块。”

“你连这个都算好了?” 温砚秋挑眉。

“凡事预则立。” 他收起计算器,突然说,“晚上别去食堂打工了,我请你吃牛肉面。”

面馆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温砚秋看着碗里的牛肉片,突然想起第一次在食堂见到江冶,他面前只有一碗免费汤。她夹起片牛肉放进他碗里:“多吃点,你太瘦了。”

江冶的耳尖红了,低头吃面的速度却快了些。窗外的路灯亮起来,映在他碎掉的手机屏上,像撒了把星星。

“对了,” 温砚秋想起那个匿名用户,“要不要谢谢那个提醒我们的男生?”

“他叫陈阳,计算机系的。” 江冶喝了口汤,“上次取货时留了联系方式,说想加入我们,负责技术维护。”

“真的?” 温砚秋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们正缺技术人员!”

“但他要 10% 的股份。” 江冶放下筷子,“我在算性价比。”

温砚秋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就算以后遇到再多麻烦,只要这个人在身边,好像什么都不怕了。

回到地下室时,陈阳正蹲在衣柜前装新的监控,看到他们进来,举着手里的设备笑:“这个带人脸识别,再有人搞破坏,自动报警。”

江冶走过去帮忙,两个男生的背影在灯光下叠在一起,键盘敲击声和扳手拧螺丝的声音,莫名的和谐。

温砚秋坐在角落里对账,手机突然震动,是姥姥发来的视频。镜头里,她正把腐乳装进陶罐,白花花的菌丝裹着红辣椒,像把春天封在了里面。

“囡囡,这批腐乳加了新香料,保证好吃。” 姥姥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等卖了钱,姥姥给你买新手机。”

温砚秋笑着点头,眼眶却有点发热。她抬头看向江冶,他正低头调试监控,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她突然发现,地下室的灯光虽然昏黄,却比任何地方都亮堂。

对账结束时,江冶在账本上写下:“新增成员陈阳,技术入股 10%。” 他把笔递给温砚秋:“你也签个字。”

笔尖落在纸上的瞬间,温砚秋的手机突然响起尖锐的警报声 —— 是陈阳装的新监控触发了报警。屏幕上,一个模糊的身影正鬼鬼祟祟地在地下室门口徘徊,手里拿着个黑色的袋子。

江冶猛地站起来,抓起扳手就往外冲。温砚秋拉住他的胳膊,声音发颤:“别冲动!”

屏幕上的身影越来越近,路灯的光照亮了他的脸 —— 是小卖部的老板,手里拿着的,是桶汽油。

陈阳己经报了警,警笛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江冶盯着屏幕,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无人机形状的钥匙扣,紧紧攥在手里。

温砚秋看着他紧绷的侧脸,突然明白,他们的创业路,从来都不是只有酸豆角的清香,还有藏在暗处的风雨。但只要这地下室的灯还亮着,只要身边的人还在,好像就能一首走下去。

只是她不知道,此刻的江冶,心里想的不仅是今晚的危机,还有昨天在打印店看到的 —— 温砚秋的勤工助学申请表上,紧急联系人填的是他的名字和电话。

警笛声在门口停下时,江冶悄悄把账本翻到新的一页,在空白处写了行小字:“风险预算追加至 50 元,用于买灭火器。”

灯光落在字迹上,像颗刚埋下的种子,在地下室的尘埃里,等着破土而出。